展延壽卻突然想到了什麼,“良玉,揚州知府是不是胡思理,岑益之的老上司,有提攜之恩的那一位?”

“是的展公,正是他。”楊瑾在一旁答道。

“嗯,十足的糊塗蛋!我看他這輩子唯一值得褒獎的事,就是識拔了岑益之。”展延壽冷笑地說道,隨即想到更重要的事情,連忙問道。

“良玉,浙江已經糜爛,江南三司有沒有緊急動員起來,做好應對,南下增援?”

“動員什麼?萬都督想籌集糧草物資,好開拔南下,卻找不到一個能管事的人。丹徒的勇衛左軍到現在還遲遲不能開拔,只能坐視亂賊肆虐兩浙。”

“到底怎麼回事?”展延壽厲聲問道。

“如海公遇害,江南藩臺虛懸。按察使陳啟連按慣例暫署布政使印,學政王典林不肯。說陳啟連要去江寧查辦如海公遇害案,這布政使一職,該由他來署理,兩人就在蘇州掐了起來。”

“按照律條和慣例,陳臬臺暫護藩臺是順理成章的事。他也入藩司衙門收了印,點過卯。偏偏典林公不知中了什麼邪,非得要打這個擂臺。他公開指責陳臬臺跟袁可立關係密切,疑似毒害如海公的嫌犯。”

“三月一日那天,也就是亂賊攻陷杭州城那天,帶著一群舉人和秀才衝進藩臺,搶了布政使的官印,還佔了公堂。可他只是江南學政,署理藩臺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搶了大印又有什麼用,下面沒人敢聽他的亂令。”

“偏偏名正言順的臬臺陳啟連失了藩臺官印。沒有這顆印章,他簽發的任何政令,下面的人都不敢擔這個責任。現在藩臺衙門形同虛設,政令難出。”

展延壽怒極而笑,“呵呵,旦賊在南邊攻陷了杭州城,王典林在北邊攻陷了江南藩司,都是在同一天,真是遙相呼應。”

“這還不算完,袁可立被江南臬司暫時拘押後,江寧知府馮義河準備按慣例暫護金陵留後,不想金陵留後判官程子儒跳了出來,說他要暫護金陵留後。然後學著典林公那一套,帶著士子們搶官印,佔公堂。”

展延壽勃然大怒,金陵留後判官是留後府級別最高的屬官,可你一介屬官,有什麼資格去搶暫署?

朝廷法度和慣例,省一級的正堂官出缺,都是由下一級的正堂暫署。比如藩臺出缺,臬臺暫署。臬臺出缺,省府知府暫署。

金陵留後雖然管得地盤小,但它職小位高,與順天府尹一樣,同於一省藩司。

王典林和程子儒都是飽學之士,這麼淺薄的道理怎麼可能不懂?

“這些斯文敗類,醜態百出!為一己私念,居然置國之重事於不顧!混賬!老子入他個仙人闆闆!”

看到暴跳如雷,忍不住大爆粗口的展延壽,旁邊的張文釗也是滿腹恨憤,都什麼時候了,居然鬧出這樣的醜事!

你們在蘇州和江寧兩城胡鬧,卻是苦了勇衛左軍。沒有江南藩司和金陵留後的正式公文,官倉就不敢把糧草物資調撥給勇衛左軍。沒有糧草物資,勇衛左軍就沒法開拔南下。

這群貪功好利的傢伙,誤國啊!

展延壽心裡的火,在慢慢平息。腦子也變得冷靜起來,剛才忽略的問題,也被注意到了,有些疑惑自然而然地解開。

“這些混賬啊!真的好算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