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製造局的難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岑國璋看了看蘇澹,沒有出聲,楊宗烈和薛孚都識趣地告辭。
“大人,屬下還有事情要處理,先告辭了。”
等兩人離去,岑國璋問道,“出什麼事了?”
“司務局的英維來了急信,說西安製造局那邊給他出了個難題。”
“嗯,老趙和斯盛給他出了什麼難題?
西安製造局總辦是趙應星,他是自己人,精於工農製造,後來又學了西學,更是突飛猛進。
會辦楚有材,海虞公的高徒,精通蘭學裡的數學、幾何,後來又跟著請來的琺蘭西學者和工匠,學習了機械製造之法。
“趙總辦和楚會辦,到撫院開會,聽厚生局的人介紹,他們計劃在平涼、蘭州、延州、靈武等試點縣廣修水渠,引黃河、祖歷河、甜水河、清水河、環河的河水灌溉。只是苦於那裡的地形特殊,要想把河水引入高地,是一大難題。”
岑國璋默不作聲,靜靜地聽著。
“趙總辦和楚會辦與厚生局的人合計,最大的問題在於揚水上高地,光憑人力或畜力,不僅耗費巨大,而且力數有限,千難萬難。於是兩位大人提出製造小型蒸汽機,分級揚水,把河水提到高渠上,再自行流下。”
“蒸汽機?他們懂得製造蒸汽機?”
“這個我就不知道。趙大人和楚大人提出這個建議後,厚生局吃不準,報給孟堂兄。孟堂建議,這件事成敗模擬兩可,而且事關機要,不如先讓軍方出面,以軍務事宜找一兩處做試點。等到大功告成了,撫院厚生局再大力推廣。”
“於是趙大人和楚大人和報告遞到了平涼的司務局,英維對這蒸汽機不懂,吃不準,就報到你這裡來了。”
“把文卷給我看看。”岑國璋迫不及地伸出手去,接過卷宗細細一看,才明白來龍去脈。
原來請來的琺蘭西工匠說,因吉利一個叫瓦特的工匠,改進了蒸汽機,大賣四方。琺蘭西前些年就採購了不少,用在紡織廠、煤礦等廠礦。
尤其是在煤礦,有用蒸汽機把礦井裡的水吸出來,分段提水,輕輕鬆鬆就把礦道里的水送去上百米的地面。
楚有材聽了後,覺得這事可以用在灌溉揚水上,跟琺蘭西工匠研討了一番,發現製造蒸汽機,對於西安製造局是一個難題,但還是有可能的。
看到岑國璋的神情,蘇澹好奇地問道:“大人知道這蒸汽機?”
“知道,國之利器!”
“國之利器?”蘇澹被岑國璋的讚譽嚇了一跳,他似乎從來沒有如此稱讚過一件物品。既然如此,那肯定有大用處。
如果真得能解決灌溉揚水上高地的問題,對於這乾旱的西北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那西安製造局能造嗎?”蘇澹遲疑地問道。
“技術應該沒有問題。我記得有買了兩臺過來,邊拆邊學習。關鍵是原材料,加工裝置能不能跟得上?”
“原材料?就是鋼鐵冶煉。加工裝置,就是機床了。能不能叫定海島再支援一些?”
蘇澹這段也下苦力學習西學。他這種天才,只要發狠,學什麼都快,真是沒得天理講。
岑國璋瞪了他一眼,“定海島已經支援了一臺高爐,四臺機床,還有其它各種工具裝置六十七件。還要支援?你當東海商會攢下這些老本容易?”
“大人,現在四海公會不是從泰西又購進一批新的裝置了嗎?有了新的,這舊的淘換給西安製造局,一舉兩得。大人,你說這蒸汽機是國之利器,如果真被趙大人、楚大人給造出來,用在灌溉揚水上,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西北諸州府,很多因為缺水的地方會變成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