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師兄弟組團忽悠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者正是順天府通判,南城巡城御史胡思理。
他一進來,就要給楊瑾行禮,被一把攔住。
“論和,不必如此。這裡不是順天府衙門,只是朋友私下喝喝酒,吃吃飯。你要如此,那我就走了。”
胡思理只得作了一揖,“楊大人...”
“叫我良玉兄。”
“良玉兄,論和就卻之不恭了。”
“哈哈,這就對了。來,這位是我的師弟,江寧知府朱煥華朱明夏,剛到京師來述職。”
“朱大..呀呀,是在下又拘謹了,見過明夏兄。”
三人坐下後,楊瑾笑著對朱煥華說道:“論和兄跟小師弟可是頗有淵源。要不是論和慧眼識英才,提攜了益之,我們老師不會有個好學生,我們也不會有位好師弟。”
朱煥華連連點頭,滿口稱讚。
胡思理心裡有點尷尬。
天地良心,那時我真的只想拿他做背鍋俠。結果這小子真是個人才,給點陽光就燦爛。自己只是稍微這麼一提攜,他猛地一竄,一飛沖天。
不過官場歷練早就讓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胡思理一臉的與有榮焉,“能夠提攜益之,讓他能夠造福百姓,建功朝廷。我這個官做得值了,此生無憾!”
“哈哈,論和兄謙虛了。”
楊瑾笑了兩聲,話鋒一轉,“再明公最近身體可好?”
“恩師身體很好,上個休沐日,還跟好友一起去西山踏青。”
“知道,知道。《文報》還刊登了再明公一行人的詩作,真是詩壇盛事啊。可嘆可恨,當時再明公也邀請了我,只是當時津沽出了事,我趕著去處理,錯過了!”
“缺了良玉兄,老師也是覺得甚為可惜。”
寒噓了幾句,楊瑾指著朱煥華說道:“論和就要出任揚泰府尹,我明夏師弟在江寧任上做過些時日,就在揚泰邊上,有些事情比較熟悉。所以我今天藉著給他接風的時機,請論和過來,互相交流下。”
胡思理連忙拱手道:“還請明夏兄不吝賜教!”
“原來論和兄就要出任揚泰知府,可喜可賀!”
確實值得祝賀,揚泰知府可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肥缺。
上任知府李景逸被岑國璋一紙奏章參倒,被髮配嶺南吃荔枝去了。無數的官員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削尖腦袋走吏部尚書陳閣老的門路。
陳天官表示,冷靜,請大家冷靜!揚泰知府現在我說了不算,你們先去昱明公和岑益之那裡得個準信。否則的話,吏部寧可讓它空著,也不會任命任何一個人。
為啥?什麼吏部任命官員還要地方大員同意?
陳天官一聲冷笑。
現在這兩位在地方整飭漕運鹽政,揚泰知府是其中最要緊的位置。吏部安排一個人下去,昱明公和岑國璋來封書信問我,這位新任揚泰知府能不能勝任?有沒有能力配合完成漕運和鹽政整飭的大事?
我敢保證嗎?我保證得了嗎?
所以扯了很長一段時間皮,終於定下新任揚泰知府胡思理。
“揚泰知府,以前要注意的就是千萬不要得罪十位鹽商。現在論和兄不用擔心,十位鹽商已經去其六,剩下四位,也成不了氣候。現在的揚泰知府,比以前要好當多了。”
朱煥華已經知道這位跟小師弟的淵源,真的用心說了些東西。
“到了江都之前,可以先去拜訪下益之,瞭解清楚鹽政、漕運整飭的大略。論和如果能夠搭上這兩個順風船,事半功倍。”
“謝明夏兄指點。”胡思理誠心誠意地感謝道。
“論和兄,聽說覃閣老有意推舉再明公接任工部尚書?”楊瑾突然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