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樊家的野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益之,你一路上看過鹽政了?”東海商會會首樊東山問道。
“觸目驚心啊,鹽政不改不行啊。”岑國璋幽幽地答道,一臉的凝重。
“在兩淮跑過的人都知道,鹽政爛到骨子裡去了。不知道皇上和覃閣老的新政能不能除弊更新。”
“呵呵,爛到骨頭裡就需要刮骨療傷。覃大人的新政還沒到這個地步啊。至於皇上,新政的目的是緩解銀子困窘,其餘的不在他的考慮之中。”岑國璋搖搖頭說道。
“益之你的意思是?”
“大舅哥,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岑國璋寒噓地說道。
“你怎麼約我們在海州會面?”樊東山看了岑國璋一眼,轉問另外一個問題。
“大舅哥,這可是個風水寶地啊。”岑國璋笑著說道。
樊東山對於岑國璋叫他大舅哥,即不拒絕也不答應,算是預設吧。因為事實就是如此。而且現在的他,對於自己這位暗地裡的妹夫,有些忌憚。
以前只是覺得此人能力非凡,大有前途。想不到還是低估。正弘三年從一介典史開始,短短三年多時間,坐到了一省臬臺,升官之快曠古絕今。
尤其這些年東海商會受了他的指點,未雨綢繆,不僅陸地上的商號發展得極好,海面上的生意也是做得極好。尤其是成立了那家太安海商保險社之後,以前半遮半掩地交保護費變成了光明正大地收保險費。
所以聽到他的相邀,樊東山不敢怠慢,馬上就悄悄趕了過來。
“怎麼了個風水寶地?還請益之解惑。”
“大舅哥,你知道為何同為海港,松江府從前朝末年開埠以來,發展迅速,到現在已經超過了明州等港口?”
“通江達海!”樊東山毫不遲疑地答道。
“是啊,通江達海。松江府除了有劉家港、寶山等海港外,還背靠著一條長江。透過長江,它可以通往江寧、舒州、江州、江夏、嶽州、江陵,甚至直上渝州。還可以透過長江各條支流,通往蘇南、揚泰、廬州、襄陽、鼎州、潭州、辰州。”
“所以松江府這些年能迅速發展,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的貨物輸送發散。而長江以北,似乎沒有這樣通江達海的港口了。大舅哥,我找來找去,除了直隸的津沽,只有這海州好一些了。”
樊東山想了想,搖頭說:“可海州沒有河流通淮河和運河啊。”
“大舅哥,海州最大的河,薔薇河向上,是青伊湖,過了那裡是沙河,再往上是沐水河,這些河通數千料的船都不成問題。在沐水河峙峿鎮一段,離駱馬湖不過三十里,而且那裡沒有什麼高山峻嶺。”
樊東山一下子明悟到了,“挖運河,再疏通擴寬河道,能夠將海州與運河連線,從而能夠通江達海。嗯,益之,你不是要整飭漕運,為海運大行做準備嗎?怎麼還在為漕運的事出謀劃策?”
“大舅哥,誰告訴你說,整飭漕運,海運大行,漕運就要廢了?運河的最大問題在於,一方面由於人口增長,經濟發展而迅速提高的運力要求;一方面由於徇私舞弊、浪費等種種積弊造成運力下降。所以發展海運,跟整飭漕運都是為的一個目的,提高南北運力!”
樊東山聽得目瞪口呆,最後感嘆道:“你應該去當閣老的。”
“當閣老有什麼意思,手裡只有票擬權,最後決定權還在皇上手裡。內閣,只是宮外的內廷而已。”
“想不到益之意向如此高遠。”
“我一向是心大膽子大。大舅哥,我們的追日和龍宮兩項計劃,進行得怎麼樣?”
“都在進行中。”聽到正事,樊東山神情變得肅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