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說,本朝的財政就是個渣!(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是朝中諸臣,都像王門一脈和岑大人這樣,早就四海宴清,天下昇平。”汪置不得不違心地捧了一句,然後搖頭道,“可惜,我朝承平已久,吏治敗壞,積弊重重,這賦稅度支,也是千蒼百孔啊。”
嘿,想不到你年紀輕輕,看上去才十五六歲,還是一內官,居然如此憂國憂民。真是叫那些嘴裡喊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實際上風花雪月、吃喝卡拿計程車子官吏們,情何以堪啊!
“說到打仗國庫入不敷出,其實這與我們歷朝歷代的度支財政政策,行之無效有關係。”岑國璋抿了一口茶,又侃侃而談起來。
“哦,岑大人莫非有什麼高見?說來聽聽。”汪置好奇地問道。
顧光庸和鄭若水對視一眼,傳遞著一個意思:岑神棍又開始欺天瞞地哄神騙佛誰來都要被忽悠瘸的忽悠大法。
“談不上高見,我先給汪公子講個海外故事。”
“海外故事?”
“汪公子,鄙人寫得《三海諸國志》和報刊上寫得一些海外諸國的文章,請問看過嗎?”
“看過,很有意思。尤其是那個《龍傲天海外富貴記》,真得太有意思。我有時候都想,真希望能像這個龍傲天,坐船出海,遇到海難,就能飄到蓬萊島,在那裡遇到土王的女兒,一見傾心...”
《龍傲天海外富貴記》是一本所謂的海外遊記章回。內容說的是明州的一位叫龍傲天的騷年,子承父業,上海船跑海路。
然後遇到海難,飄到蓬萊島、瀛洲大陸。然後純真的土王公主,妖豔的異族女酋長,高貴神秘的印加女王,金髮碧眼的泰西總督之女,一個個拜倒在他的大褲衩子下。
本質就是一本屌絲歐氣加身,一路逆襲的意淫奇幻,帶著濃濃的起點風格,卻在這時代頗受歡迎。
喜歡就好。喜歡看這些書的人,不知不覺中,就會對書裡描寫的海外富庶之地產生嚮往,因為普通人不會關注失敗的人和事,只會看成功的故事,而且總是認為自己也會是這故事的主角。
他們都相信,自己也有這樣的狗屎運。
長時間潛移默化之下,或許他們對“海外淘金”不會像以前那樣畏懼。這些年,下南海去呂宋、海峽等島淘金的人,數以十萬計。嶺南、閩海各地到處流傳著淘金髮財的故事。
有了這些基礎,再加上岑國璋自己以及組織人手寫的這些,相信過些年,大順朝沿海百姓對更遙遠的海外大陸和島嶼,也視為坦途。
“岑大人,想不到你還有這一手。”汪置也知道“破賊校尉”是岑國璋的筆名。
“見笑了。在下在寫這些玩意的時候,收集了很多泰西諸國的資料,其中看到有段典故。”
“泰西有兩強國,一叫因吉利,一叫琺蘭西。一個強於海軍,一個強於陸師。兩國常常為了爭泰西霸權打來打去...”
“但是從戰績來看,因吉利勝多輸少,尤其在海上,琺蘭西常常落於下風。海戰與陸戰不同,不僅需要大量有經驗的水手和軍官,還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銀去建造海船。海戰,無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大銃打小銃,再以多打少,以快打慢。”
汪置意味深長地說道:“想不到岑大人對海戰也熟絡。”
“汪公子過獎了。我這個人就是好奇心重,什麼事情只要聽到了,都想去弄個明白。都是略懂,知道個皮毛而已。”
聽了岑國璋的話,汪置笑了笑,不再做聲。
“人手都好說,從漁民裡招募就是。就是這海船,耗費太大了。一艘主力海船往往耗費數萬到十幾萬兩銀子,一戰下來要損失十來艘。所以兩國拼到最後,就是看最造的船多,經得起消耗,堅持到最後。”
聽岑國璋說到這裡,汪置眉頭一皺,“那就是拼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