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胰腺癌的病人,真的就是喬林大胖子嗎?”杜小明突然問道。

許精誠點點頭:“我剛剛和薛院長確認了一下,這個病人之前就是做電腦系統的,而且真實姓名就是喬林。”

“他怎麼這麼倒黴,得了這種病……”

杜小明忍不住嘆息道:“魔都的這些腫瘤專家竟然對這種病都沒什麼辦法,他是不是真的沒救了?”

“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很難用‘能不能救’這種標準去衡量他的治療效果,因為大部分癌症病人最終的歸宿都是因病去世……作為醫生,我們只是能盡力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情。”許精誠思考了很久,說出了這個答案。

其實在王大虎之前,許精誠並沒有接觸過太多的癌症病人,自然也沒有這麼深刻的感悟。

但醫生的成長,很多都來源於病人,經歷了王大虎這個病人,許精誠覺得自己對於醫生這份職業的理解,又多了幾分,肩上的擔子,也沉了幾分。

杜小明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好吧,我現在突然也沒那麼想喬林大胖子趕緊把下個版本的系統做出來了,他餘下來的時間,應該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吧。”

許精誠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看向了那名姓李的醫生,就是他剛剛嗆了薛明一嘴,拒絕了許精誠進入治療團隊的要求。

他此時正在發言。

“我覺得我們現在沒有必要討論手術中的具體細節,這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現在我們連這臺手術到底做不做,用哪種方式做,由誰來做都沒有確定,討論那些有什麼意義呢?”

有人附議道:“我覺得李醫生說的有道理,大方向先確定下來,再討論細節問題,不然就是本末倒置了。”

但也有人悲觀道:“胰腺癌被稱為癌症之王,手術難度之高業內甚至都沒有幾個醫生有能力主刀手術,這也導致這種病根本就沒有一個確實可行的標準,該不該手術,該怎麼手術,該由誰來主刀,這些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誰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此話一出,眾人都沉默了。

確實,胰腺癌的手術難度之高,讓業內甚至都沒有產生一個標準的治療規範。

簡單來說,就是手術成功的案例實在太少了,所以病例數不足,沒法總結出一套基本的方法論。

醫生治病,當然不是隨隨便便,隨心所欲的制定治療方案,所有的疾病都有它的邏輯、規律,經過大資料的統計分析,每年都會有各種疾病的診療規範出爐。

醫生治病,很多時候都會參考診療規範,再結合具體情況。

比如直腸癌,癌腫直徑大於多少、位置分佈在哪裡,就適合手術切除治療,如果腫瘤太大,出現擴散,就不適合手術了,只能保守放化療治療……這都是有明確的資料指導的,雖然每個人情況都會有差別,但大方向還是不會有大變動的。

但作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卻因為手術難度太高,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治療規範。

“咱們靠經驗、靠猜想去確定這臺手術的大方向,這實在是有點草率了,說不定不手術這個病人反而還能活的更久一點,生命質量還能更高一點,沒有科學的資料支撐,我們所有的判斷都有和理想狀態背道而馳的可能性。”

李醫生想要反駁,可卻又想不出反駁的立足點,其餘人也都無話可說,除非有人覺得自己比科學資料還有牛掰,不然面對這樣的問題,根本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的解答。

可就在這時,一直坐在角落默默不吭聲的許精誠突然說道:“這個病人必須要手術的,不手術的話,他剩餘的時間不會超過十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