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改寫結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徽京整形醫院確實需要轉型,自己也確實是個有野心的商人,許精誠把一切都拿捏得死死的,最後還要來一句‘做選擇的只能是你自己’
你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我還有的選擇嗎?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種高瞻遠矚的思維,洞悉事物本質的能力,真是讓人欽佩啊……
護士看見曹院長讓開了路,立刻心領神會的推著平車將戴軍送入了醫院,許精誠和曹猛也緊跟其後,開始準備這臺跟腱修補手術所需要的一切。
……
戴軍被送去做術前準備,許精誠則提前去了手術室,衝了一個澡,換了一身洗手衣。
坐在休息室內,許精誠開始思考戴軍的傷情。
其實對於生活在九十年代的運動員來說,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隨著國內對於職業聯賽的不斷重視,運動員的待遇也水漲船高,漸漸開始向著運動明星的方向發展。
他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運動員的上限被無限拉高,進入奧運會隊伍,甚至能讓他們成為國家的英雄,立足世界之巔。
但這僅限於站在最閃耀舞臺上的那一小撮運動員,大部分底層運動員,以及被傷病摧毀的運動員,他們的人生依然很艱難。
青春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自己的運動事業,可當年紀增長,傷病累積,運動能力開始自然衰退,留給他們的人生選擇極其狹隘。
就算幾十年後,不也還有奧運冠軍在地鐵口賣藝乞討嗎?
像戴軍這樣的人,有天賦、有潛力、有毅力,前途原本無可限量,也許一切順利的話,他真的可以像杜小明說的那樣,入選國家隊,進軍NBA。
可傷病還是無情的找上了門,九十年代給了他們足夠閃亮的舞臺,卻沒有配備相應的後勤保障體系。
他們就像置身最殘酷的絞肉場,在聚光燈下剎那間綻放人生最美的瞬間,然後黯然退場,拖著自己傷痕累累的身體,換上普通人的身份艱難的活下去。
或許許多年之後,當他們看到職業球隊都會配備專業的醫療團隊,大洋彼岸的職業聯賽更是出現了斷腿運動員還能重回巔峰的案例,他們心中會泛起一絲酸楚,想著如果自己生活在這個年代,會不會結局有所不同?
不過擺在他們眼前的,只有生活的苟且了,夢想早已經難尋蹤跡,被拋棄在過往的塵埃中。
但現在戴軍遇上了自己,結局也許正在改寫……
估摸著戴軍術前準備應該做的差不多了,許精誠起身準備前往手術室,可就在此時,休息室的門突然開啟,一群人走進了休息室。
站在最前面的,正是戴軍的教練。
“許醫生,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省立醫院的骨科專家,李偉,我特意請來指導手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