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後都是錢的問題(第2/4頁)
章節報錯
好傢伙,6億都不說了,8億看不上了,10億變成最基本的標準了。
翻臉比翻書快,也不過如此吧?
“那之前不都是沒仔細分析嘛,現在想來,京哥說的也對,我們應該對《戰狼2》多一點信心。我覺得現在別說十億了,就是二十億,三十億,甚至超過《美人魚》都可能啊!”
張總這個老油條,張嘴就來。
事實上也是,只要有足夠的利益,扯幾句淡,否定幾次自己之前的發言算什麼?
某個很著名的說法是:
資本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10億,分賬下來能有3.3億。
利潤接近70%。
這還不算因為投資的電影票房大好,而順帶引起的公司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這對於很多影視類上市公司來講,一部電影能賺多少?
股市的上漲才是大頭。
“對啊對啊…”一群人也就開始附和了。
一旦涉及到利益這塊,這群人未必懂得怎麼拍電影,怎麼演戲,甚至對這塊就只瞭解個皮毛。但是商場討價還價,那可是太熟悉且熟練了。
各種吹噓著,好像剛才拍的不是《戰狼2》,而是什麼票房前作就已經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大作了,並且他們這樣“胡說八道”…
也不怕這邊的人生氣: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嘛。
所以這邊,三個之前已經謀劃好的人相互看了一眼,便點點頭:
這樣的情況下,其他投資人的貪婪是無限的。
退一步,他們就會想著有沒有下一步?
所以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上來就明牌,然後表示寸步不讓,否則就會陷入長時間拉扯。現在距離預定上映時間也就四個月,發行方也需要時間準備,所以自然沒那麼多精力去搞這些了。
…
“好好好,大家的意見我都聽了,這事說起來也不是不能商量。”
吳京開口,眾人臉色一喜。
可沒見他們高興過一秒,吳導就又繼續開口道:“但是8億,是我們商量很久之後的結果,這是最合適的價格了。這個數字不算低了,想想之前這個型別的電影,最高也才多少票房?”
“所以我們都不知道,這個市場在這個時間節點的票房上限,有沒有8億都不好說,就更別提別的了,你們不會真的忘了之前加投資的時候,自己怎麼說的了吧?有幾個敢說,一定有8億?剛才不都還在擔心能不能回本麼?”
三個問句,直接摔了出來,分量都不小。
這話,要正常說也在理。
道理都懂。
但人從來都是,吃不飽之前想著吃飽就行,真的吃飽了就肯定會接著想吃好。
剛才眾人確實是擔心回本,但現在肯定不是這樣想了。所以就輪到呂亞斌出場,不等這些人多開口,就接著道:
“是啊,我知道肯定有人說不只是軍事型別,還是帶愛國性質的電影,這種電影也有市場,韓升也自帶流量,對不對?
但剛才也說過我們到時候面臨的對手是誰?”
說著,他抬起手,直接數了倆:“一個,是最近播的不錯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網上那麼火,但實際上電影版早就在拍攝中了,選的還是兩個很紅的帥哥美女,流量明星。”
“另一個,就是三爺監製的《建軍大業》。這部片子從名字,就知道瞄準的是什麼市場,我們相比之下有多少競爭力?而且人家更是邀請了好多流量小生小花加盟,不在少數的。”
“你們都是行內人,也都知道這兩部電影背後的公司。所以面對這樣兩部電影,我們真的優勢很大嗎?我怕不是吧。”
確實,這就比較說得動人了。
兩個競爭對手,都是很不弱的水平。
《建軍大業》之前兩部都還行,又有中影博納兩大巨頭保駕護航。《桃花》就更不用說了,其實是阿狸和光線兩者的合作。
相比之下,《戰狼2》主抗則是北京文化+聚合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