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成都(第3/3頁)
章節報錯
兩人於是湊在一個螢幕前,開啟公放,再點選播放。
上面的人也沒廢話。
拿著吉他,韓升就直接開始了:“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
讓我依依不捨的,不止你的溫柔
餘路還要走多久,你攥著我的手
讓我感到為難的,是掙扎的自由...”
聲音很溫潤,就是比起上一次唱《去大理》的時候,多了幾分騷情。但其實不管是本身就確實帶了點濾鏡的趙文雅,還是初聽的李靜茹,都很快喜歡上了這開頭:
歌詞深沉平靜,甚至唱腔都是。
但是歌曲卻情感到位。
是的,到位。趙文雅是一個有幾分文藝氣息的人,加上這歌作詞作曲,也似乎較為普通,所以這種正常且帶著騷情的歌,她有時候就不太喜歡聽。
可這首歌剛好就在那個邊上:
多一分,就俗了;少一分,就太淡。
而李靜茹很喜歡裡面的情感,不是現在那種撕心裂肺的,而是平淡外表下,流動著的故事。
所以歌曲一開始,它就不止是擊中少數人的喜好了。從歌詞裡,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裡面的感覺,那份屬於年少時的情感故事,還如此貼近。
“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裡,我從未忘記你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
於是,接下來這一段就更是讓人感懷了。
趙文雅也趕快發現,其實你要對歌詞做閱讀理解,非說出個一二三四,會很精彩嗎?不一定。
可就是,它不讓人討厭,還讓人嚮往。
《成都》這首歌,讓李靜茹這種都沒有去過成都的人,忽然對這個城市充滿了想象。想想那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才能誕生出這樣的故事。
也就是這會,兩人才驚訝地發現,其實她們的審美也是可以一致的。
這種情況太少見了,因為現在資訊化時代,審美都是很細分的。大家在一個個的網格之中,各自能找到各自的樂園,但是要一起還在樂園裡...
那就太難得了。
所以兩人這時候都看到了對方的情緒:
有那麼一點心思,就是也許可以到成都去看一看,看看那些歌詞裡的故事,那些情感…
簡單說,這首歌似乎,有點動人心絃。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喔…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這首歌其實韓升唱的不長,就這一段。很快結束後,兩人都沒動作,趙文雅轉頭,帶著一點忐忑和期待問:“怎麼樣?”
她本以為自己會和去大理一樣有很多感慨,進一步分析裡面的含義,最後再來個總結。結果沒有,就是舒服了,也到位了。
或許可以再來一次。
於是李靜茹點點頭,笑道:“剛好,明天回家路上單曲迴圈的有了。”
“我也有了。”趙文雅便也笑了起來,並且不止——相對於大理那種帶著“理想化”目的地,成都似乎更讓人心生親近,甚至她去成都的心思都有了。只是等到她上圍脖,分享喜悅,又專門跑去看到更多專業人士的反應時,那就和李靜茹看到的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