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話你也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百度大明官吧』
希望大家都能去起點多支援隨風輕去,多點選,多收藏,多投推薦票!
別忘了右上角大明官吧的簽到哦~
起點連結:
.徵糧是個瑣碎的細緻活,著急也急不得,方應物縱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按部就班的來,所幸進度一直不錯。
在宣德朝之前,江南錢糧都需要糧長運往京師。京師在南京時,距離還不算太遠,當京師遷往北方後,這運糧差事便辛苦到能令人傾家蕩產了。
體諒民情,又改了規矩。在揚州、淮安運河沿線設立水次倉,江南人民只需年底前將稅糧運到水次倉,然後來年開春再由漕軍負責運至京師。
所以對方應物而言,到年底時便算任務結束,向江北水次倉輸送的漕糧數量就是業績情況。
至於明年開春以後,那是漕運總督的事情了,不屬於他這督糧欽差的工作範疇。
十一月份時,提學官商良臣按臨,放了幾場考試。方應物提挈後進,懷著一股惡趣味心思將幾個“年輕”人全推薦上去。
他給要來兩個秀才功名,而的氣運則要等到後年鄉試。不知道這流行於野史中的幾大才子如今得了自己助力,原本科場撲街的命運會發生怎麼樣的改變。
隨後又到了十二月,成化二十年即將結束,秋收徵糧也進入了尾聲階段。
根據粗略統計,除去損耗外,今年徵糧實際數量大約可達二百四十萬石,為五十年來之最,江南地區可達四百五十萬左右。
換句話說,督糧欽差方應物沒有白白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大約能夠圓滿完成差事了。到了這個地步,方大欽差也漸漸放鬆,心思更多的用在別的地方。
比如說在哪裡過年就是一個問題回浙江或者去南京找便宜外祖父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官身不得自主,不經朝廷允許不能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私下裡去了是要被彈劾的。
所以方應物考慮再三,還是息了專門去過年的念頭。不如就此出發返京,早點回去交差也好,過年時走到哪裡就在哪裡過。
反正都是異鄉為異客在哪裡過年又有什麼區別?
正當方應物難得產生了幾縷文青情懷,準備仔細沉浸一下時,前面守門雜役略顯慌張的撲到房屋外頭,高聲稟報道:“欽差老爺!外面來了許多人,總有幾十個左右,吵著要見老爺!”
又有群堊體性事件?平淡了將近兩個月的方大欽差從座椅上站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興奮還是焦急的喝問道:“可知彼輩為何而來?”
門子答道:“小的沒來得及問,只能看到他們跪在大門外面,神色委屈彷彿是要鳴冤的樣子。”
方應物稍加思索,按捺住了出去的念頭吩咐道:“你去對他們說,如果有冤情,可去府縣衙門告狀。
本官並非親民官,不便動輒親自接狀!”
門子應聲而去,可是沒多久又回來了,捧著一摞狀紙重新稟報道:“這回打聽明白了,大門外都是附近松江、嘉興等地的民眾!
他們這次聯合起來找欽差老爺,要告的就是採辦太監王敬,又有哪個府縣衙門能管?連狀子都不肯收。”
是告王敬的?方應物明白了。如今在整個江南地區,百姓想告王敬
也只有來找自己了,同時也只有自己能佔王敬的上風。
簡單翻了翻後,方應物將狀子都留下自己親自出了大門。
卻見外面跪了一片人,甚至還有披麻戴孝的婦孺之輩,在瑟瑟寒風中不停發抖,但還在硬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