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1/2頁)
章節報錯
『百度大明官吧』
希望大家都能去起點多支援隨風輕去,多點選,多收藏,多投推薦票!
別忘了右上角大明官吧的簽到哦~
起點連結:
.方應物與書吏對答時,後面人群一陣驚奇….他們都是各地赴京的待選官吏,誰進了吏部不都得收起官威,低調做人?
但看到眼前這位年輕人對著堂堂吏部的書吏咄咄逼人,而吏部的老書吏卻畏畏縮縮的樣子,實在很不可思議。
“原來那就是方應物,聽說此人命硬得很。”
“是極,去年年尾他和林俊都上疏,結果林俊被下了詔獄並險些被斬首,最後發配到雲南去,而方應物卻毫髮無傷。”
雖然方應物被身後這群不認識的官員們崇拜著,但作為當事者,方應物仍然無可奈何的悶氣。文選司一干官員都躲著他,他總不能死皮賴臉追到家裡去糾纏罷?
而文選司上面管用的就只有尚書,侍郎之類實際權力並不大,那他這樣一個知縣身份又不好直接去找天官尚書,那也太不知輕重、不自量力、不合官場規矩了。
所以方應物怏怏而出,站在吏部大門外仰天長嘆,轉身便去了隔壁戶部串門去,因為洪松就在這裡。
今年科舉結束後,好友洪松金榜題名不消說,然後就是觀政期。而洪松則被分配到戶部觀政,成為一名光榮的觀政進士(高階實習生)。
方應物既然已經來到吏部,那麼順道去隔壁戶部看看好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天色已近傍晚,洪松便從衙署離開。他與方應物來到棋盤街這裡,隨意找了家酒樓進去喝酒,同時還打發了下人去喊項成賢。
兩人隨意說些閒話,洪松不知不覺談起了在戶部所見所聞,不由得感慨道:“戶部不愧是六部中第一大的衙門,總領天下錢糧、稅務、戶籍、田土,官吏之多、事務之浩繁堪為諸衙之最。”
方應物笑道:“戶部多是斤斤計較的賬目事務,繁雜或許有之,但有何難哉?”
洪松正色道:“方賢弟不可輕忽戶部瑣務,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也!何況也不是沒有難處,譬如當今殷尚書正犯著難!”
方應物好奇的問道:“殷尚書有何難處?”
洪松便道:“方賢弟可曾聽說過,天下財賦半出東南?這東南就是蘇州、松江、常州為首了。去歲蘇松發了大水,朝廷雖然減免錢糧數十萬,但仍欠了許多。
況且蘇松稅賦最重,歷年積欠本來就極多,去年又鬧了災,累積到今年只怕又要拖欠不少。蘇松乃天下財稅根本,一旦連年大量拖欠,國庫用度就要不足了,殷尚書焉能不犯難?”
方應物想了想,“洪兄不想表現一番麼?我給你出個主意,你可以上疏,奏請朝廷派有力大臣為欽差,駐節吳中督糧,怎麼也能多收一點上來,總比坐在戶部發愁好!”
洪松政事經驗不足,一時沒想到這上頭,聞言便道:“這確實也是個主意!朝廷距離蘇松遠隔數千裡,催促錢糧鞭長莫及,若有欽差坐鎮便要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