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又對方應物質問道:“如今上有聖君,下有滿朝文武勳貴,你方應物又何德何能?老慶雲侯憑什麼要託夢給你?我看是故意編造的罷!”

方應物氣勢陡然爆發,雙目圓睜,大喝一聲:“倪進賢!”

眾人知道又有情況,連忙豎起耳朵。不過卻見方應物喊完倪進賢的名字後,並沒有繼續反駁,而是突然疾跑兩步,然後飛起身子,使出一記窩心腳,牢牢的正中倪進賢胸口。

而那倪御史根本沒想到會動手,猝不及防之下,被方應物一腳踢倒在地,頓時人仰馬翻。

靠!不該豎起耳朵,而是要睜大眼睛!眾人驚愕了。然後又看到方應物繼續衝上前去,對著倒地不起的倪御史拳打腳踢,短短几個回合,那倪御史也變成披頭散髮、飽受蹂躪的模樣。

這時候,值殿的錦衣衛官軍才反應過來,急急忙忙的衝過去。三五條大漢有的抱腰,有的抓臂,一起將方應物牢牢按住,一動也不能動。

眾人哭笑不得,心裡微微嘆道:“這方應物還是年輕熱血吶,竟然一時性起就憤而動手,也不看看這裡是什麼地方,也不看看天子就在上面坐著。不過,這個樣子也才像是個年輕人......畢竟人無完人。”

方應物悲憤的(振臂)高呼道:“陛下!臣有很多苦衷,並不想明言於人前,怎奈這倪進賢不識好歹的步步緊逼,一定要揭這個臉面!臣請紙筆,就於此地寫密奏,其中緣故請陛下御覽!”

天子第一次在朝堂看到大臣之間動武,乏味的感覺一掃而空,正津津有味的看著,甚至還有點抱怨那幾個值殿官軍多事,幹毛要攔住這兩人?聽到方應物的呼喊,天子便示意左右太監去賜下紙筆。

方應物得到紙筆,就跪在殿中地面上,揹著別人寫了一行字,讓別人心裡直癢癢,真想伸長脖子去偷看。寫完之後,將“密奏”摺好交與太監,太監又將這封“密奏”當中呈給天子。

天子親手拆開,掃了一眼,只見上面寫道:“臣身受冤屈陷於天牢,顧及陛下臉面,實有苦難言一籌莫展,故而老慶雲侯託夢贈功相救也。東廠尚銘深知其故,陛下可密詢之。”

天子不動聲色的將“密奏”合上,收回自己懷中。其他事情都是以後的,眼下當務之急是怎麼處置方應物?

選擇有兩個,一是自打耳光,赦免方應物罪名;二是無視方應物的對太后的恩德,繼續維持原來旨意,將方應物貶為知縣,藉口也不是沒有,比如方應物剛才大鬧朝堂不成體統。

不過都不合適,很不合適......

方應物也安靜下來,他知道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到了,是走是留,在此一舉。

這時候,從角落裡站出一個大臣,對天子奏道:“臣聽聞,宛平縣知縣任職到期,可讓方應物接任。”

一干君臣聽到這個提議,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這個提議實在太妥帖了!

宛平縣是京縣,還與大興縣一樣是京城附郭縣,品級比外地知縣高。讓方應物去當宛平縣知縣,也算是把方應物貶為知縣,保全了天子君無戲言的臉面,不至於讓天子下不了臺。

同時,宛平知縣乃是正六品京官,讓本該七品的方應物去轉任這個知縣,也能看作是皇家酬恩提拔了;而且宛平縣又是京城附郭縣,方應物不必長途跋涉的離京遠去,也不委屈他。

所以這個提議,真是照顧各方周全,兩全其美的好建議!除此之外,絕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只有方應物苦著一張臉,京縣知縣,特別還是宛平知縣是那麼好做的麼?

老百姓都知道,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那是幾輩子惡貫滿盈才被懲罰做京縣知縣啊!

而且還有一個歇後語是,宛平的知縣——一年一換,就是說宛平知縣不好當,都是幹一年便到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山高有個鳥用,有神仙在裡面鬼混才能出名;水深有個鳥用,有龍在裡面吃過人才看著嚇人。

我就住著這麼一間破平房,但是我人品好啊,以德服人,懂嗎?苔蘚都長到臺階上了,草色都映到門簾上了,管他呢,活一天算一天吧!

來我這裡瞎扯淡的都是有文化有素質的人,那些腦子不靈便的二哥,沒見過世面的土著,還有那些死皮白臉兒的推銷的,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彈彈琴,裝一下風雅之人;學那些死和尚念念經,感覺蠻不錯滴!沒有KTV那些鬼哭狼嚎的聲音,也沒有無聊的人煩我,更不用朝九晚五,真爽啊!

南陽諸葛大叔的爛茅屋,西蜀子云老兄的破亭子,論簡陋,跟我這平房是一個級別的,可是孔子這廝說:“簡陋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