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在下自當效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還有個問題,官田的租子極重,是民田的數倍。一畝地如果是民田,只需交稅兩鬥,而官田可能就要上繳六七鬥。官田太多,也是蘇州府上繳錢糧能佔到天下十分之一的原因之一。
所以就出現了嚴重的賦稅不均問題,蘇州府大多數農民租種官田,承擔了極重的官租和加耗,但少數大戶佔有的民田卻只須繳納很少賦稅。
這是極其不平衡的,自從建國起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也是有識之士一直想糾正的。
方應物針對這個問題又道:“如此小民不堪重負,財禪力屈!而小民難過活,只怕久則致生他變!現如今已經有不少流民逃戶了罷?”
王恕頭一次對方應物正眼相看,鼓掌道:“說得好。老夫委實想不到,你居然有這等見識!倒是令老夫刮目對待了。
實話實說。老夫這次去北邊諸縣勘查水災時,看到官田災民因為災情傾家破產、賣兒賣女者比比皆是,近日就一直想著這件事。根子上還是官田租稅太重,租種官田的貧民實在不堪其負,所以要均平賦稅。
自從上任時起,老夫就時時有此念頭,現在打算開始著手推行。”
方應物插話道:“歷代治蘇先賢多有此意,但大都不成功。甚至有為此罷官者。一方面本地大戶民田群起反對,朝廷蘇人聲氣呼應。另一方面,朝廷宰輔怕影響到蘇州府賦稅,一直也不很積極。”
“當然總數不可變,不然朝廷那關就過不去。官田每畝降一斗租稅,民田每畝升二斗賦稅,如此解送朝廷的總數還是一樣的。”
方應物品味出來幾層意思。莫非王恕這是打算動用行政命令強行去搞?這可不容易,而且是非常有可能內外交困而失敗的。
他勸道:“老大人此舉只怕不容易,歷代前賢都如此嘗試過,成功者寥寥無幾。”
“不容易也要試試看,總要有人來做這件事!不然朝廷要吾輩鎮守地方,有何用處?”
對王恕這負責的態度。方應物除了一個服字,還能說什麼?難怪王老大人在成化年間這個烏七八糟的時代,是如此醒目。
這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的精神,方應物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也許到了真正面對問題時,才會展現出自己的本性罷。
但這次是王恕的事情方應物突然想起來。這些與他有什麼關係?這與他和王銓和解有什麼關係?
王恕道:“這種均平賦稅的大事,本地佔慣了便宜的大族們只怕都要反對,將來討不了好。其實老夫正發愁無處下手,恰好王家主動送了把柄在手上,這就是一個契機。
那王銓家中本來就是東山大族,特別是出了王鏊之後,更是名望大漲。做事之前要先造勢,如果東山王家肯帶頭表態支援平均官民田賦稅,至少不是壞事罷?”
方應物嚇了一跳,難怪王老大人方才喧賓奪主的幫自己回絕了王家,原來是想在這方面要價錢!他是想綁著自己一起去幹!
方應物當然明白,對罵吵架也就罷了,還是文人君子之爭。但若涉及到這種觸動世家大族根本利益的事情,那就有點麻煩。
他便有點畏懼道:“老大人太高看在下了,就憑在下這點事情,如何能換的王家做姿態?”
王恕斬釘截鐵道:“事在人為,一步一步走。又不是真讓東山王家如何,僅僅是表個支援的態度而已。老夫剛才也說了,這樣的事情絕對不可能一舉成功,現在只是要先慢慢造勢而已。”
方應物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位老大人拉別人一起做事,從來不徵求別人是否願意麼?
他現在只想離開蘇州,去京師幫助父親。沒想到刷了半天名聲,積極表現了一番見識,在王恕面前爭來了幾分話語權,最後結果還是被他強拉去做事
這老頭從來不考慮別人感受啊,還不如繼續看不起他呢!
方應物正發呆時,聽到王恕又吩咐道:“你似乎挺會寫詩?那就寫幾首憫農之類的詩詞罷,這些日子或許用得到。”
方應物萬分不爽,正要抗詞幾句,卻又聽到王恕說:“你若賣力氣,我便向朝廷奏請表彰。”
表彰有什麼用?再表彰也不可能直接白送一個舉人或者進士,此外都是扯淡,發張獎狀有屁實用價值。
王恕彷彿看透了方應物心思,口氣淡淡的說:“若記了功績,現在雖然用處不大,但將來你有資格做官時,可以拿這些功績直接敘功加官。”
“老大人有所命,在下自當效力!”方應物奮然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呼哧呼哧,回來后辛苦半天,總算趕工完畢!求月票!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