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

地址

方應物離開書房後,王恕又很是想了一會兒。【風雲閱讀網.】此時在他心裡,方應物終於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反而感到此子很有些早熟,胸中見識也不是普通讀書人可以比的。

王老大人忽然明白,為何那商相公能夠放心方應物出門遊學,甚至去京師蹚渾水。如果方應物的見識才力已經超出一般士子了,那當然大可去得。

次日清晨,方應物從淳安帶來的兩個隨從之一,蘭姐兒的親兄長王英施施然從巡撫行轅的側門出來。

外面的巷子裡已經聚集了七八個人,都在等待著。見到了王英出來,連忙迎上前去,將王英圍在中間,七嘴八舌的問道:“王管家,今日可有詩稿?”

王英笑容可掬的對眾人道:“不要急,不要擠,有的,有的!”

話說方應物完爆了蘇州府幾個最出色的年輕士子後,而且還噴了本地人詩詞水平未夠班,於是他陡然間成了一大話題人物,所以巡撫行轅外開始出現了求見和求詩文的人。

而首先從中發現商機的,就是這王英了。這是非常讓他引以自豪的一件事情,證明了他比方應石那個傻大個更有頭腦。

他每天從方應物這裡“偷”出幾篇詩稿,然後拿到外面,自然就有人掏錢買下,第一天還只有兩三人買,現在則已增加到十來個了。

購買方應物詩稿的,或許是酒家,或許是勾欄瓦舍。買了回去自然是招徠顧客所用。而且這些詩詞確實不錯,作為店面裝飾也很好。

蘇州府寫詩的人有很多。但絕大多數人的詩詞不會引起什麼關注。不過方應物作為一個很大的話題人物,當然不在此列,話題人物的特點就是別人都想關注他。

有無數服氣或者不服氣的文人士子,都想看看方應物詩詞到底什麼樣,這就是一種市場需求了。但巡撫行轅門檻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去的,方應物又不大出來,使得許多人望而興嘆。

所以哪裡有方應物的今日最新詩詞。總是能招一批人去看熱鬧的,然後品頭論足、議論紛紛一番。

以這世道的資訊傳遞效率,方應物詩詞為何能動輒傳播出去,主要奧秘就在於此了。

結果短短几日內,形成了一條頗為灰色的產業鏈,其實這一切是在方應物不贊同不阻止的默許下進行的,不然哪會天天有詩稿讓王英去“偷”?

畢竟經過王六小姐教育。方應物不好明著賣,只能靠王英“偷”詩稿。只要還有人想追新,就肯定還有人來買。

前天,王英偷了“聊將錦瑟記流年”出來賣了,昨天,王英偷了“滿眼春風百事非”出來賣了。賣得還不錯。訂閱數三天漲了六七個,用詞清麗宛轉,無論酒樓調曲還是青樓彈唱都很合適。

再加上先前的落花詩,便足以讓別人知道,這個從外地來的方公子狂噴當今吳中士子詩詞水平未夠班。拖累了本地美人不能更上一層樓,也是有他底氣的。

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就這幾首,至少從精緻程度和風花雪月氣調上可以力壓群雄了,本地人到目前為止是沒人作得出來。至於那首惡俗的臺閣風,大概是一時戲謔罷。

不過那兩篇令人著迷的的殘句依舊殘缺美,全篇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將所有讀者胃口都吊得很高。只期待有哪一天,王英忽然把這兩篇詩稿偷了出來,供人大朵快頤。

不知道今天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