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操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香港的融資難度要比大陸小的多,工作簽證問題也比大陸好解決。
楊東昇公司裡的這些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嚴格來說都算是打黑工,只是沒有人追究而已。
單就電視一項楊東昇就不好解決,美國人想看HBO,可是這玩意在中國根本就不能落地,楊東昇又不能把他們全部安排在涉外賓館。
楊東昇對於幫香港人搞什麼數碼港沒有興趣,可是他對幾千億港幣的財富很感興趣!
前世老黃瓜的二兒子依託數碼港專案,經過空手套白狼等一系列騷操作後,把公司市值做到了近6000億港幣,二世祖的身家一度接近他爹。
二世祖現在已經完蛋了,楊東昇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複製一下,前世那個二世祖的路線?
楊東昇放下電話,馬上就讓李主任定了去香港的機票。
飛機抵達香港,楊槐將一份資料遞給楊東昇,“哥,你看看吧,這是他們的資料!”
這一次受邀請的不僅有他們,香港政府還邀請了多家國際知名半導體和網際網路公司。
至於香港本地的富豪們,他們眼裡只有房地產,還在忙著爭奪老黃瓜壓倉底的寶貝,根本沒時間關注什麼數碼港。
香港剛剛經歷亞洲金融危機,財政困難,沒有能力完全建設偌大一個數碼港。
前世二世祖就趁這個機會,提出由香港政府豁免78億港元的土地出讓金,再投資10億港元用於基礎建設,然後由他完成剩下的建設工作,產生的收益歸他所有。
竟然真有人信了。
二世祖透過買殼上市,把數碼港置入其中,迅速完成融資。
最後用融來的錢開發地產。
整個數碼港專案耗資近兩百億港元,二世祖一分錢都沒有花,就成了大富翁。
這個計劃既膽大又細緻,無論論是對節奏的把控,還是對地段的選擇都無可挑剔。
這樣高明的眼光,這麼圓滑的手段,自然不是那個二世祖所能擁有的,這些主意都是老黃瓜的袁姓軍師搞出來的。
本來計劃進行到這裡就應該完成了,但是偏巧此時英國人要賣掉香港電訊,買家是新加坡。
香港電訊掌管全香港的固網電話、移動通訊、話音、電報服務,以及網際網路服務。
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都不希望香港電訊,落入新加坡之手。
袁軍師見此機會再次出手,以槓桿收購,無抵押從銀行貸款130多億美元,成功收購市值達到300億美元的香港電訊。
收購成功後,二世祖的公司市值猛然間漲到近6000億港幣,一舉完成了蛇吞象。
可是二世祖沒有他爹運氣好,收購香港電訊後沒多久,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二世祖的公司市值跌的還不到原來的10%。
這個計劃要執行起來,一方面固然需要巧妙設計,把握好節奏,另一方面更加需要的是極強的個人威望。
前世二世祖能把計劃推行起來,憑藉的是老黃瓜幾十年來,在香港積累下的威名。
楊東昇在香港的地位,完全沒法跟前世的老黃瓜相比。
因此楊東昇做了幾個點改變,第一,請來詹姆斯·惠斯勒跟他合作。
愛麗絲現在已經是國際知名投資公司,由愛麗絲來背書,充當前世老黃瓜起到的作用。
第二,只請香港政府豁免78億港元的土地出讓金,10億港元的基礎建設費用。
愛麗絲崛起的時間太短,他們自己出錢,有利於增加成功性。
第三,最好請那位袁軍師來直接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