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怎麼關注半導體的人,也知道光刻機是生產晶片必不可少的裝置,但蝕刻機的作用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蝕刻機也是半導體生產必不可少的裝置,而且是非常關鍵的裝置。

前世光刻機幾乎發展到物理極限後,主要依靠蝕刻機,才保證摩爾定律能夠延續。

楊東昇不想被美國人卡脖子,一直想進入半導體上游產業。

按照楊東昇原本的計劃,應該再等幾年,浸沒式光刻機投產,阿斯麥崛起,日本光刻機生產企業衰落,公司也進一步發展壯大,趁機從日本挖人。

不過現在財務部那邊已經確定,他將會從銀行拿到一大筆貸款。

現在一噸鎢精礦也就兩萬塊,屯上一萬噸也不過花兩億,與那筆將會到手的貸款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有了資金,2000年網際網路金融泡沫又肯定破滅,那就提前上馬吧。

從蝕刻機入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前世中國就是率先在蝕刻機的製造上打破禁運,達到了世界領先的5奈米水平,而幾乎與此同時,在光刻機上,中國還卡在90奈米。

這其中固然有海外人才迴歸的因素,蝕刻機的製造難度低於光刻機,也是重要原因。

至於生產線,楊東昇準備讓他們去放手施為。

“可是裝置弄壞了怎麼辦,我們怎麼生產?”

“首先,我只會給他們一條Gline生產線,一條Iline生產線,讓他們改進;其次,我要再問一件事,你們為什麼只盯著公司的裝置不放?”

楊東昇站起來道,“我知道大家都羨慕英特爾,我也想學習英特爾,但是國際環境不允許,這是我們的劣勢,但同時也是我們的優勢!設計部門不必再拘泥於公司現有裝置,可以盡情發揮你們的才能,使用最先進的製程。當然我也不會放棄生產部門,我會繼續爭取引進新裝置,首先就是把需要的蝕刻機買回來。”

會議結束。

剛出會議室,李主任就找了過來,“東昇重工的王總找了您好幾次了!”

楊東昇深吸了口氣,“請他過來吧!”

又是一個麻煩。

去年的抗洪搶險中,大型工程機械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再加上國內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也逐漸起來,很多公司都想進入這個行業。

但是找塊鋼板切割、電焊,最後再噴個漆,造個殼子容易。

想造出殼子裡面的東西就不奈米容易了。

一直到新世紀過去二十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產量和銷量都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可是別說液壓、電控、動力、傳動等子系統,就連起重機吊臂所需要的超高強度結構鋼板,挖掘機鬥齒所需要的耐磨鋼,都還需要大量進口。

但是這一世不同了,這些玩意東昇重工都能生產。

這些企業的想法很簡單,向東升重工購買這些東西,然後他們自己回去造個殼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