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兩條新聞(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是直接挖德國的牆腳?奧拉夫·舒爾茨到底是德國人,他能不能接受這種明顯損害德國的事情,還是一個未知數。
“馬克思說過,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消毒劑!這些人已經喪失了一名勞動者的榮譽感,他們現在的做法完全是資本家!”
奧拉夫·舒爾茨倒是沒有這些心理負擔,實際上他更想讓這些西德人,也嘗一下失業的滋味。
“你覺得這次我們該怎麼挖人?”楊東昇問。
“既然他們想透過更少的勞動,甚至不勞動就獲得收益,我們就滿足他們!”
奧拉夫·舒爾茨順利約見了德馬格德拉瓦的一名材料專家。
這位材料專家,看起來四十來歲,頭髮有點油膩,鬍子也好幾天沒颳了。
奧拉夫·舒爾茨一上來就開門見山道,“工資是現在的四倍,入職超過6個月,每年享有48個工作日的帶薪年假,每週工作28小時,你可以選擇帶家人一起,我們提供住宿,解決子女教育問題,或者接受每年從東亞到德國的三次往返機票。條件是去亞洲工作!”
奧拉夫·舒爾茨開出條件後,這名叫德馬格德拉瓦的專家差點就直接跪了!
楊東昇沒想到會這麼簡單。
其實德馬格德拉瓦現在經營狀況不佳,工人們就算沒被開除,日子過的也好不到哪裡去。
楊東昇只花了不到四百萬美元,就挖走了德馬格德拉瓦所有關鍵崗位上的專家。
楊東昇在歐洲帶足三個月。
這一次的歐洲之行非常重要,上一次從東歐、東德挖人,只能解決有無的問題,這一次把這些人才消化掉,楊東昇可以直接跨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不由得楊東昇不重視。
這期間關於歐洲的情況,有點顛覆楊東昇的認知。
後世網上有很多人嘲笑法國的段子,似乎法國人只會釀紅酒、香檳,但其實法國在汽車、機械製造、冶金、化工、電氣、食品、軍工、航空、核電等領域的實力,都是世界前列的。
法國的總體工業實力,也就比德國差了一點。
在航空、航天、石油等產業上,法國還要優於德國。
歐豬五國之一的義大利,在機床、機器人、醫療裝置等領域,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就連西班牙,這個楊東昇感覺不起的眼歐洲草包,其生產的銑床、包裝機、碳纖維鋪絲機、內圓磨床、外圓磨床,都是是行業領先。
歐洲的底蘊實在不可小覷。
趕往機場的路上,楊東昇看到道路兩邊的路燈上,掛在大幅的宣傳畫,今年是德國的大選年。
參與角逐的雙方,一個是已經當了十幾年總理的科爾,另一方就是施羅德。
後世金融危機蔓延全球,德國經濟在歐洲一枝獨秀。
很多人都誇默大媽做的好,其實她不過是摘了施羅德改革的桃子。
從法蘭克福飛回滬上。
一下飛機,楊東昇就被兩條新聞吸引住了,一條是蒙羅維亞被圍,賴比瑞亞政府危在旦夕。
另一條是全國多地普降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