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兩條新聞(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東昇初時一度沒搞清兩者誰是誰。
只覺得幾次接觸中,一撥人很好說話。
另一撥人卻非常傲慢,時不時腦子抽了一樣,提出一堆離譜的要求。
一度讓楊東昇以為這些人在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抬高價錢。
等楊東昇把誰是誰搞清楚,才發現態度好的一方是企業所有者,他們希望儘快賣出廠子。
原因很簡單,這家廠子一直在虧損,負債率非常高,企業所有者想趁廠子還值錢的時候,把廠子賣出去。
態度惡劣的一方是工會的,工會不想廠子被賣。
原因也很簡單,德國此時是一個高福利社會——這也是這家廠子,儘管技術非常先進,但是卻會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會擔心公司一旦成為中國企業,就會消減工人的福利。
“楊,這是他們提出的最新要求!”奧拉夫·舒爾茨走過來,遞上一張紙。
奧拉夫·舒爾茨已經將內容翻譯成漢語,楊東昇接過來只看了一眼,就差點把鼻子氣歪了,“入職超過6個月的職工,每年享有最低48個工作日的帶薪年假,每週工作28小時……每天才工作五個多小時,他們想幹什麼?”
楊東昇直覺得荒謬無比,這些人想要高福利,卻又不想工作!
你這樣搞法,把公司搞垮了,誰給你發福利?
“資本主義的貪婪足以埋葬他們自己,他們這樣也配叫工會?”奧拉夫·舒爾茨不屑的撇了撇嘴。
工會那幫人的要求,楊東昇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
可是德國工會歷史悠久,在企業併購中有很大的話語權,如果不能搞定他們,即便楊東昇強行與企業主簽約,將來也無法真正擁有企業。
為今之計,只能放棄目前的方案了。
楊東昇再次看了看廠子的報價,真是有點不太捨得放棄。
一千兩百萬美元就能買下這麼大一個技術先進,裝置也不錯,有一批精幹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工廠。
更重要的是還沒有後世那麼多部門攔著——這個年代的歐美國家,還很樂意表演自由經濟給其他國家看的。
只要能拿下這座工廠,連線國內市場,楊東昇就能完全扭轉企業面臨的困境。
可是……這該死的工會。
楊東昇來的有點來早了,施羅德還沒有上臺,更不要說推行他的改革。
但是楊東昇沒時間等了,就算施羅德能像前世一樣上臺,還得花時間穩定局面,然後才能進行改革。
楊東昇的煤層氣專案已經馬上了,等不了。
好在他目前只需要國內市場,不需要什麼專利,可以先挖德馬格德拉瓦的人,等他們倒閉的時候,再收購他們的廠房、專利、裝置……
“舒爾茨先生,你覺得除了挖人,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嗎?”
這事還得由奧拉夫·舒爾茨這個德國人出面,楊東昇也信不過一般的獵頭公司。
但是之前從東德、東歐挖人,是因為那些人大都失業,或者不肯屈服於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