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航天(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東昇笑了笑,又問,“空天飛機呢?”
王副總一愣,“您想涉足航天?可是咱們國家現在還沒有對民間資本放開這一塊。”
“美國那邊已經放開了,我們早晚也會放開!”
楊東昇答應小老虎,讓她做宇航員,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原本他準備學馬斯克,搞火箭,現在他有了更好的選擇。
衛星發射之所以貴,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火箭是垂直起飛的。
火箭推重比必須大於1才能飛起來,而且發射一旦失敗,只能做自由落地運動,救無可救。
對可靠性要求極端嚴格!
相比之下,民航客機的推重比大多隻有0.2多一點。
無人機推重比可以更小。
第二,火箭箭體基本上就是個一次性用品。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種火箭回收技術方式,要預留大量燃料,要加強箭體,還要加裝回收裝置。
回收之後,還要進行繁瑣的檢查。
基本抵消了火箭回收的利潤,實際上,噱頭大於收益。
第三,此時的火箭製造,大量零部件還離不開手工打磨。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最重要的技術,是實現了火箭發動機的工業化製造。
依靠電子技術進步,控制系統完善。
無論火箭發射重量多大,只需要往上堆梅林發動機。
把火箭從“工藝品”做成了“工業品”。
當年蘇聯的n1運載火箭,如果有這項技術,也就不會失敗了。
這也是楊東昇原本想走的路線。
第四,火箭要自帶氧化劑。
一枚火箭90%的重量是燃料,燃料四分之三以上又是氧化劑。
再去掉火箭艦體本身的重量。
一顆起飛重量上百噸的火箭,最終只能實現幾噸的有效荷載。
這樣的衛星發射不貴才怪!
空天飛機不同,它是像民航客機一樣水平起飛的。
就算失敗,也可以自己飛回去。
空天飛機可以重複使用,先使用渦噴發動機,加速到3馬赫,然後啟動超燃衝壓發動機,加速到10馬赫以上,最後啟動火箭發動機,進入太空。
可以省下大量的氧化劑。
或者是使用旋轉爆震發動機,直接從零加速。
在太空電梯技術實現前,這可能是最便宜的飛入太空的方式。
前世各國都沒有搞出空天飛機,最主要的原因是無論超燃衝壓發動機本身,還是空天飛機機體,都需要能承受四五千度高溫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