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馬上招來了李主任。

李主任聽了楊東昇的疑問後道,“可是能放的訊息,我們已經都放出去了!”

“那就編一些,就說我們已經造出了空天飛機、量子計算機!”楊東昇道。

過了半個多小時,楊東昇的能力再次迅速增長。

隨著深度進一步增加,他看到的地下湧出更多的固體物質。

終於在地下五千多公里的地方,楊東昇看到了穩定的固體。

這塊固體表面呈現圓弧形,明顯是一個巨大的圓球的一部分。

球體表面有不少火山一樣的洞口,不停的帶走四周的物質。

楊東昇沒辦法找專家,諮詢他看到的情況,只能自己上網搜尋答案。

終於在一篇關於中子星的介紹中,發現了一些端倪。

像太陽這樣質量較小的恆星,核聚變只能聚變到碳,核心也只能坍縮為一顆白矮星。

質量較大,可以聚變到鐵的恆星,會坍縮為中子星,甚至黑洞。

中子星表面的溫度可以高達幾億度,卻有一層約1公里厚的固體鐵殼。

原子的絕大部分體積其實都是由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佔據的,原子核佔原子質量的99.96%以上,卻只佔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

在中子星表面,由於星體強大的引力,鐵原子被壓縮了。

電子已經幾乎沒有活動空間,原子核被緊緊的壓在一起。

所以即便溫度高達幾億度,鐵原子仍然無法相對移動,宏觀上表現為固體。

中子星表面這層鐵殼的的硬度,可以達到地球上鋼鐵硬度的上百億倍,熔點高達幾十億度。

在中子星內部,經過進一步壓縮。

電子都被壓到了質子裡面,變成了中子。

這些中子又在引力作用下,緊密簇擁在一起……這時候鐵原子甚至都不存在了。

中子星其實就是一個整個的原子核。

地核的壓力雖然不足以把鐵原子核緊緊壓在一起。

但是地核的溫度也不過六千多度,也比中子星差遠了。

新年快樂!

Happy Chinese New Year!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