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原定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參加這次投產儀式的,除了東昇集團、東昇礦業、東昇化學的人。
還有相關部門和滬上市的領導,長安、蓉城、盛京等幾家飛機制造廠也來了人。
第一天開研討會。
東昇化學的專家先做報告,除了T300級碳纖維,還介紹了T700級碳纖維的研究進度。
東昇重工介紹了他們的龍門式五軸自動鋪絲機。
光有碳纖維還是不夠的,碳纖維的應用也是一個難題。
自動鋪絲機效率遠高於人工鋪絲,還可以節省大量材料,解決複雜曲面型構件——如飛機機身、尾錐以及S型進氣道等部件的整體制造問題。
之前這種裝置被西班牙、美國、法國壟斷,我們國家進口不了。
前世我們的民航大客機研發的時候,國內的碳纖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再加上是民用的客機,進口碳纖維也比較方便。
但是碳纖維買回來之後,卻發現用不了,只能轉回去用鋁合金。
最終我們的客機推出的時候,機身複合材料比例,只有同期波音和空客的幾分之一。
他們彙報結束後,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們開始“暢所欲言”。
專家們講的唾沫星子橫飛,眾人聽的昏昏欲睡。
看著那些侃侃而談的大專家、大教授們,楊東昇忽然想問問他們,你們有什麼資格在這談?
當初研發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們的影子?
楊東昇看了一下強打精神的楊淼,“不喜歡的話,就出去玩會吧。”
楊淼搖了搖頭。
第二天才是正式投產儀式。
各方領導和東昇集團、東昇礦業北方分公司、東昇化學的主要管理人員一起剪了彩,然後參觀生產線。
碳纖維的主要生產工藝之一就是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將原絲加熱到400至1900度,對原絲進行碳化。
不過在碳化之前,還要預氧化。
生產碳纖維的原料PAN也就是聚丙烯腈,熔點是317度,熱分解溫度只有230度,104度的時候還會玻璃化。
如果一開始就上400度碳化,碳纖維原絲直接就破碎、融化,甚至分解了。
透過預氧化先讓原絲脫氫、氧化,內部發生環化反應。
聚丙烯腈鋸齒形的線性鏈結構,逐漸轉化為穩定的不易熔融的梯形六元環結構,可以耐受更高的溫度,原絲才會進入炭化爐。
預氧化到最後階段,達到300度的時候,這時的原絲看起來,已經跟碳沒有區別了,然後原絲送入炭化爐。
經過400至1900度的碳化,進一步去除氮、氫、氧等元素後,此時的原絲也失去了差不多一半的重量,製得含碳量95%左右的碳纖維原絲。
這時候的纖維強度已經非常大了,但是還不夠,接下來還要對碳纖維原絲進行石墨化。
石墨的熔點高達3850度,在這個溫度下,大部分物質都會氣化。
不過碳纖維並不是純石墨,熔點沒有這麼高。
碳纖維原絲會放入密封裝置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一步加熱到2500至3000度,並不斷地施加壓力。
這一步不但能進一步去除所含雜質,得到高純度的純碳。
還能促進纖維中的結晶碳往石墨晶體轉變,將其與纖維軸方向的夾角縮小,有效提高碳纖維的彈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