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承包非常順利,雖然中間蹦出了個別想截胡的,但是在石油集團川省分公司的配合下,這些人沒撈到機會。

拿下這些油井後,楊東昇也很快發現了川省油田問題所在。

川省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總量非常豐富,但是川省四面環山,西部更是青藏高原,被反覆的地質變化拉扯、擠壓,搞的稀碎。

盆地內部反覆隆起和坳陷。

又有數條大河貫穿川省。

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川省的油氣礦藏地質構造非常複雜,幾乎沒有集中的大礦場。

原油埋藏深度非常大,很多油藏的深度甚至在七八千米以下。

開採起來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不說,而且收益不高。

相比之下,楊東昇在得克薩斯州米德蘭發現的油氣田,雖然也很分散,但是油氣均勻的分佈在一大片連續的地層中。

處理這種油藏對楊東昇來說不難,只是要多費些功夫。

離開川省前,楊東昇抽時間,去川西地區看了看。

距離那場大地震,已經不足兩年了,楊東昇想試試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將這場大地震化解掉。

可是結果讓楊東昇失望了,川西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

這裡遍地都是斷層,而且斷層之間相互交錯。

楊東昇根本就看不出到底是哪條斷層,導致了那場大地震,也根本不敢動。

剛回到滬上,楊東昇就收到了一個不太好的訊息——西門子控告東昇重工侵犯其專利。

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彌補東昇重工在離心式壓縮機、氣體膨脹機、工業汽輪機技術上的不足。

楊東昇試圖收購德國的德馬格德拉瓦渦輪機公司,但是該公司工會提出了一堆奇葩要求。

楊東昇索性放棄收購,挖走了該公司的大批技術骨幹,當時幫他運作這項工作的是東德人奧拉夫·舒爾茨。

這一舉措確實幫東昇重工的技術提升了一大步。

東昇重工在水泵、鼓風機、空分裝置等相關專案上的技術,很快就提高了一大截。

2001年,西門子在紐約上市後資金充足,收購了當時經營困難的德馬格德拉瓦,成為了其旗下的透平機械部。

但是也沒有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這些年,有不少外資企業指責東昇重工、東昇半導體侵犯其專利,但是真正進入訴訟程式的很少。

首先是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必須遵守《保護產權巴黎公約》和《保護文學作品伯爾尼公約》的實體性條款。

臺灣當局於1950年非法“退出”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就是為了避開這些條款,發展經濟。

第二是有關部門對東昇集團的刻意保護。

為什麼自二戰後,就很難有國家再依靠工業發展,衝破限制,晉升為發達國家?

專利保護髮展到現在更多的時候就是專利流氓!

如果國家不加以保護,工業根本別想發展起來。

第三是因為楊東昇比較剋制。

東昇重工、東昇半導體、東昇機床等企業的主要市場就放在國內。

偶爾對外出售產品,要麼是俄羅斯、穀物海岸這種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

要麼是自己能完全掌控的企業,比如愛麗絲。

第四是綜合辦公室工作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