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銀行自成體系,分行遍佈全國,上馬家電廠少不了藉助他們,他們心裡恐怕早就有不好的感覺了。相比於前途不明的家電廠,不用問他們也更希望楊東昇用盈利的東昇礦業去還貸。

但想說服市裡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對整個瓜州市來說經濟效益從來都不佔據首位,尤其是家電廠現在到了楊東昇一個私人手裡後,他們就更加不關係經濟效益了。

市裡關心的是GDP,是就業。

也就是說楊東昇想做通市裡的工作,必須證明就算賣掉家電裝配線,也不會對市裡的GDP、就業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甚至能夠促進市裡的GDP和就業。

楊東昇低頭思考了一陣,重新抬起頭,看了一眼面前眾人,“你們的製氧機、熱風爐什麼時候能夠完成?還有高爐是什麼情況?其他的配套裝置進度到了哪裡?”

如果能帶動瓜州鋼鐵業發展,倒是能取代家電廠,只是一座鍊鋼廠需要的裝置太多,製氧機、熱風爐只不過是其中兩項。

聽到楊東昇的問話,眾人眼中一喜。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最終還是製氧機專案負責人代表他們發言,“除了少數裝置需要單獨研製,我們大多采用的都是現成裝置,如果資金充足,今年底到明年,我們就能先後拿出裝置!其他專案也差不多是這樣,但是詳細進度到了哪一步,還得問一下常院長!”

“常院長?”

常院長就是楊東昇上次見過的那名省冶金設計院的專家,他曾經做過省冶金設計院的副院長,雖然看起來才五十來歲,其實已經六十多了,幾年前就已經退休了。

不過老頭身體還不錯,退休後也閒不住,這兩年又被省冶金設計院返聘了回去。

被返聘後,雖然沒有了職務,但是常院長卻憑藉自己在省裡的人脈關係,以及對省裡機械加工能力的瞭解,組出了這麼一個局來。

此時他仍然待在瓜州,楊東昇派車將他請了過來。

經過常院長介紹,他組的這個局裡除了製氧機、熱風爐,還有料鍾、料斗、提升機、燒結機、除塵器等配套裝置。

搭配的加工裝置是連鑄、連軋螺紋鋼生產線,熱軋扁鋼生產線,冷軋帶鋼機等。

高爐是省冶金設計院負責設計的550立方米高爐。

建築公司也是省內一家熟識的冶金建設公司。

之前這些裝置的研發雖然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總體進展還算順利,基本明年年底之前都能相續完工,但是近幾天,這些裝置的研發卻是落入了麻煩中,甚至大部分裝置都會停滯了。

“到底是怎麼回事?”楊東昇問。

“負責這些裝置研發、製造最重要的一家企業,最近陷入了一些麻煩中!”常院長說話看了一眼楊東昇。

“是誰?”

“礦山機械廠!”常院長答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