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案,雖然老套,但勝在思路清晰。

林嶺東還是感到滿意的。

在未來的10年當中,批發商,和中小型經銷網路,佔據了家電銷售的半壁江山,櫃檯明亮,門庭廣闊的大型商場,對工薪和底層家庭不太友好,包裡掏不出兩個錢的人,會本能的抗拒這種大型賣場。

一個是自卑害怕,另一個,會本能的認為這種商場一定很貴。

反而是街邊的一個小門面,小鋪面,裝修得破破爛爛,價格賣得賊高還用組裝機,翻新機來忽悠顧客,還能獲得底層消費者的青睞。

尤其是鄉鎮地區,下沉渠道,這一批低成本的家電零售商,反而賺了不少錢。

先走批發,等銷量起來了,再轉三級代理。

這也是常規的操作流程。

而三級分銷,中間的環節太多了,中間商層層加價,勢必會影響到成交價格,導致產品的出廠價高出太多,賣出天價,這樣搞下去就麻煩了,就如一匹脫韁的野馬,廠家對產品,失去價格方面的掌控能力。

2000塊的產品,能賣出3000塊,4000塊,甚至5000塊。

當市場競爭激烈時,出現一個強力的競爭對手,產品就會完蛋。

地方上的小型經銷商,可不會管你這麼多。

產品不好賣了,他會罵罵咧咧,當機立斷的拋棄掉這個產品,跟個婊子一樣投進另一個廠的懷抱。

發展起來了,代理是肯定要砍的。

轉加盟店。

加盟的精髓在於控制,控制加盟店的銷售方式,成交價格,幫他做人員培訓,固定裝修風格,這種發展方式極其快速,產品知名度起來了,一兩年時間就能將門店鋪向全國。

到最後一步,資金足夠就自己開品牌直營店,精簡加盟店,將面積不夠,銷量不夠,看不順眼的加盟店一刀砍掉,精簡門店結構。

從出產到銷售終端,始終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天決定降個價,一個電話,在1個小時之內,政策就能夠下放執行,才不會被對方的價格戰輕易打垮。

整個健全的銷售網路,就這麼鋪開了。

當然,品牌的事情林嶺東並不算懂,這裡面涉及到很多東西,很多學問,可這些最為基本的東西,他還是很清楚的。

結合劉定新所說的,腦海裡已經有了發展方案。

第一步,先和鄭百文做兩年,把市場做熱,銷量提高,避開產品的推廣期,避免投入太多的精力,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以丟給別人去做,廣東的廠家,原廠家萬燕,也會積極的投身宣傳。

VCD93年面世,可真正火起來,是96和97年的事情了。

需要充分的時間,這是一個長線產品。

不僅是VCD機器,國內的盜版光碟,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當初松下和sony等曰本家電巨頭,通通不看好VCD市場,認為受限於影視版權,電影不可能輕易的走進家庭。

誰知道呢?

內地這邊,根本就沒考慮過版權,逮著光碟就瘋狂copy,短短一兩年時間,盜版光碟氾濫到垃圾桶都能撿出幾張,光碟租賃店更是遍佈全國。

值得一提的是,萬燕的姜大老闆也是夠拼的,他為了光碟版權,花了兩千多萬和港島的11家影視公司購買版權。

友商的發力,也能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作用。

他只需要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