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海洋批發商(第2/2頁)
章節報錯
&nsp; 薩米爾又繼續說:“那就太多了……”
&nsp; 第三代集裝箱港,其真實定義,不僅僅是裝卸貨物這麼簡單,而是綜合服務港,外加綜合保稅區,海外出口加工區,等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港口要提供倉儲和貿易平臺,大宗交易中心,起到一個商品集散的作用。
&nsp; 比如非洲的咖啡,可可,生漆,橡膠,華夏的服裝,紡織,印度的化工材料,合成纖維,乃至五金用品,歐洲的工藝裝置,都可以在他的港口登陸,畸形銷售,洽談,和外國的商人對口交易。
&nsp; 交易成功了,給馬代上稅,給自己繳納中介費,管理服務費。
&nsp; 交易不成功,就不上稅,這叫做綜合保稅。
&nsp; 但你不交易,還可以賺倉儲的錢啊。
&nsp; 擁有一座港口,就擁有全球批發的資格。
&nsp; 他可以建立起一個海洋上的綜合市場。
&nsp; 在港島發展,沒有誰比林嶺東更清楚港口有多賺錢,港島的四大船王,全都是運輸石油發家,又因為石油危機而隕落。
&nsp;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歐佩克石油組織輸出禁運,航運產能又嚴重過剩,短短兩年時間,四大船王接連倒下,董浩雲的東方海外負債200個億,許愛周的公司賤賣,趙從衍的華光航運破產……
&nsp; 唯獨包玉剛及時轉型,變賣船支,在80年代豪砸22個億港幣,血虧6.1個億,流血收購九龍倉,將李超人都斃於馬下。
&nsp; 當時的港島人士,紛紛唱衰包老爺子,結果呢?
&nsp; 10年時間,九龍倉血賺400個億。
&nsp; 甘島港,雖然很小,可他還有幾百座島嶼丞待開發,未必就不能一試九龍倉的鋒芒。
&nsp; 這樣的第三代港,需要的配套非常的多,保稅倉儲區,出口加工區,海關,外經貿,外匯管理,再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羅裡吧嗦講一大堆。
&nsp; 也虧得薩米爾頭頭是道。
&nsp; 他在孟買港工作過,竟然全都安排進去了。
&nsp; 林嶺東聽了半天,卻越聽越不對味:“還有呢?”
&nsp; 薩米爾口水說幹,將圖紙合了起來。
&nsp; “沒有了,還有什麼?這些還不夠嗎?先給我1500萬,把框架給你搞起來。”
&nsp; 林嶺東:“沒有了?你告訴我沒有了?再給你一次組織語言的機會,到底還有嗎?”
&nsp; 薩米爾:“沒有。”
&nsp; 林嶺東怒道:“你個傢伙,主次不分,連主營業務都搞不清楚了?連輕重緩急都不分麼?連利潤大頭在哪裡都搞不懂嗎?”
&nsp; 薩米爾愣愣的道:“什麼業務?我們主營不是航運嗎?”
&nsp; 林嶺東:“航運個鬼呀,我的礦石呢,你把他吃了?這麼多礦石你怎麼卸貨?我跟你說了幾次?嗯?我問你,說了幾次?我的礦石港池你給我規劃哪兒了?”
&nsp; 薩米爾一拍腦袋:“哎呀,我忘記了,你等我,馬上規劃。”
&nsp; 林嶺東這個氣啊。
&nsp; 指著遠處堆積如山的礦石。
&nsp; “來,請你告訴我,下一批礦石回來,你怎麼卸貨?還是靠人力搬嗎?信不信我就下放了你,讓你下去挖礦?”
&nsp; 薩米爾不說還好,一說又開始頂嘴,不服氣的說:“你還好意思說,讓你拉去印度賣了,我們這條件不成熟,你非要拉回來,堆場都沒建好,連地基都沒打過,連島都差點給我壓沉了,你搬回來有什麼用?費時費力,你還要再裝一次?你不嫌麻煩?”
&nsp; 薩米爾幾乎想死。
&nsp; 港口上什麼都沒有,老闆非要把礦石卸回來,還好馬爾地夫當局幫忙,出人出力,調了三輛抓鬥式吊車過來,幫忙卸貨,還出動了幾百名孟加拉勞工,在碼頭上肩挑腿扛,一船礦石要下七八天才能搞定。
&nsp; 而正規的港口,根本就不需要這麼麻煩。
&nsp; 礦石泊位,在海上都有輸送帶連線,安幾個橫臂式抓鬥卸貨,或者滾輪提升艙式卸貨,一船萬噸的礦石,也就半天時間搞定。
&nsp; 林嶺東怒噴,用手指點著薩米爾腦袋:“所以說,你真是個豬腦袋,你東叔不要牌面嗎?我的礦是拿來競標的,想要就自己來拉,我的港口不要名氣的嗎?我不怕明白的告訴你,薩米爾,甘島港,將成為印度洋最大的礦石堆場,我要用10座島嶼改建堆場。”
&nsp; 林嶺東叉著腰,手朝著海面一揮。
&nsp; “這整片海域,就是印度洋的鐵礦石集散中心,4座島都不夠,我要用10座島嶼來改建堆場。”
&nsp; “一期規劃,也必須給我搞上去,搞4個礦石泊位,500米浮筒式帶,10萬噸礦石堆場,立刻,馬上,現在就給我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