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全球基本港(第3/3頁)
章節報錯
意思是什麼呢?
林嶺東手上32條船,只要他願意,就可以部署到32個國家開展業務,只要是加入了GATT關貿總協定,就必須提供基本港。
世貿組織,它強,就強在這些地方!!!
它制定了,非常詳細的遊戲規則。
其中一個,就是全球基本港。
就比如華夏。
在改開以前,外國的商船是不許進領海的,進出口貿易,都由國企的船支負責,壟斷港口,壟斷運輸,封閉運營。
為什麼會有深圳經濟特區?
深圳特區圍起來的第一時間,打造蛇口工業區,承接轉口貿易,吸引港島的製造業轉移,修建深圳港,加入國際三式聯運公約,設定為全球基本港,開展直接進出口業務。
試水開放。
短短几年,就獲得了巨大成功,深圳特區遍地黃金。
86年至92年,又接連開放了大連港,青島港,連雲港,上海港,溫州,福州,17個全球基本港,任意的國家,任意的船務公司,都可以掛靠碼頭掙錢。
到90年代,全球已經有數百個基本港,GATT關貿總協定,也就是世界貿易組織,加入的成員國有140多個,構成世界市場,將全球的進出口業務都聯絡起來,華夏的貨物,只要繳納關稅,可以透過這個組織,輸送到全球的任何一個國家。
港口,航運,雙向開放。
反觀蘇聯?
就拿尼古拉來說,它缺乏世界市場的支援,烏克蘭一旦垮塌,經濟停擺,就只有原地等死,幾百條貨船賣個一乾二淨。
這,就是遊戲規則。
有這張王牌在手,對發展中國家是多大的吸引力?
為什麼以前的盟國紛紛倒戈?
GATT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實在是太誘人了,小國加入直接騰飛,尤其是新興市場,大國加入,就如裝上了火箭發動機,嗖嗖嗖的狂飆發展。
為了加入世貿,無數的國,不知道付出多少代價,做出多少妥協。
而目前的航運市場,雖然算不上頂峰,整個運力還是短缺的。
想要跑船掙錢,哪裡不能跑?
往澳大利亞一靠,就幫華夏拉礦,他也能掙得個盆滿缽滿。
林嶺東敲敲桌子:“風險,和利潤,一定要成比例,開採的情況到底怎麼樣?”
老伊萬表情訕訕:“不是我不肯告訴你,是情況有些特殊。”
林嶺東:“有多特殊啊?”
老伊萬裝出一副回憶的樣子,撓了下頭皮:“我也是聽說,應該是去年,冬天,礦場被蘇丹的人民武裝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