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舉國發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耳畔是老臣們苦口婆心的勸諫之語,此刻站在紫宸殿外,楊延腦海中依舊是老臣們跪在他面前不肯起的一幕。
“太子殿下,大家召您入殿。”
聽到劉守成恭敬的通報,楊延雙拳攥了攥,抬頭看了眼紫宸殿的牌匾,終是堅定地走了進去。
一入內,楊延便見楊崇淵站在巨大的輿圖之前,眼底燃燒著的是執掌天下的慾望。
“阿耶。”
楊崇淵“嗯”了一聲,隨即招手喚楊延道:“你來看看,這是我命人繪就的輿圖——”
楊崇淵胸有成竹地與楊延說著此次出兵戰略,良久不見楊延說話,便道:“此次出征,朕欲命趙翌為徵西行軍道總管,全權決定此次戰事,你以為如何?”
聽到父親的問話,心底掙扎許久的楊延終於抬起垂下的眼瞼,拱手道:“阿耶,兒子有一言。”
楊崇淵凝視了楊延一眼,隨即道:“你說。”
“此次發兵突厥一事,還望阿耶三思。”
此話一出,楊崇淵頓時變了臉色,沉著聲道:“連你也要反對朕?”
聽到父親以“朕”自稱,楊延當即頷首道:“兒子不敢。”
楊崇淵聞聲冷哼了一聲拂袖離開坐到了御案後,楊延當即將一物從袖中取出,呈到楊崇淵面前。
“阿耶,這是立國以後,國庫的一應明細。從前朝起,中原地界便面臨外憂內患,兵伐不斷,國庫所積一直呈下滑趨勢,直至我朝立國,在阿耶您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國策下,我興朝的國力日漸有回升,百姓們無不感激——”
聽到楊延的話,楊崇淵的臉色稍霽,楊延見此繼續道:“若能就此延續,相信不日我興朝便會創造一個太平盛世,阿耶也必會是萬世明君,阿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百姓們經歷頻繁戰亂,如今在您的治世下方可和平度日,兒子以為如今正是發展民生之時機,而非征伐之天時。”
燭火之下,楊崇淵面色漸冷,死寂中,楊崇淵靜靜凝視著楊延,看不出喜怒道:“你在質疑朕的決定?”
“阿耶——”
“如今外族對我朝侵擾不斷,如不出師征伐,天下就無一日安定,現我朝良將有如過江之鯽,若不趁此擊退突厥,待到你所言,一拖再拖,難道要等到良將凋弊、突厥再次逼到我長安才反擊嗎?”
說罷,楊崇淵眸底幽深道:“朕知太子仁義治世,所以這開疆拓土、統一四海的艱苦重任由朕來完成,如此太子還有什麼不可滿足嗎?還是說,如今在太子的眼中,朕已是一意孤行、好大喜功的昏君?”
“阿耶!兒子並無此意——”
眼看楊延霍然跪了下去,楊崇淵冷冷凝視著下面跪的筆直的楊延,腦海中卻是浮現了此前的一幕幕。
自楊延入東宮後,憑著一腔仁善已然延攬聚集了眾多文臣士人,這一路走來,不論是地動時親赴一線隨百姓重建家園,還是在他在外征戰,楊延坐鎮長安之時,事無鉅細都辦得有條不紊,贏得了眾多民心。
這一切都在告訴他,東宮的翅膀逐漸硬了,太子背後的勢力也越來越不容小覷了。
“無此意?”
楊崇淵淡漠地笑了笑,笑意卻根本未及眼底:“論公,太子公然駁斥朕的君令,論私,你亦是大義凜然的拿百姓為由忤逆為父的決定,果然不愧是收攬人心,深受天下人誇讚的仁義儲君,看來太子這儲君之位是坐得太久了,莫不如朕將這把椅子也提前讓給你,頤養天年好了?”
眼看楊崇淵淡漠地拍了拍身下御榻,輕飄飄說出這幾句,驚得楊延當即跪地俯首道:“阿耶,兒子從未有此大逆不道之念。”
楊崇淵默然收回目光,疏離而冷漠地道:“如今戶部由你在管轄,若太子認為國庫吃緊,無法權衡收支與此次征戰所需軍用一事,朕亦可將此任交給旁人。”
天子一語雖平靜,卻是重重砸在了楊延的心裡,因為他已經聽出了父親對他的極度不滿,對他這個太子的極度不滿。戶部關係國力民生,因而向來都由東宮管轄,如今父親親口提醒他,隨時可換掉他的管轄之權,意在如何已是再明白不過了。
這一刻,楊延默然垂下眼瞼,語中沉重道:“兒子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