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趙翌復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李綏如此說,崔長史當即看向李綏,當他自李綏眼眸中看到了胸有成竹的那一刻,竟不知為何,會毫不猶豫地答道:“老朽相信王妃必能護得他們。”
待言語寒暄後,李綏眼看著崔長史走回席上,轉身間看著遊廊外已然發出嫩綠新芽的柳條,心思卻已飄了很遠。
如今的亳州解刺史是梁王楊弘卿的人,一旦她與趙翌離開,這亳州便又該是他的天下了,解刺史明裡暗裡已是與她和趙翌諸多較量,若沒了他二人,解刺史再無壓制,誓必會從州學下手,毀掉他們的心血。
說實在的,對於此人,她早就想要收拾收拾,為民除害了。更何況,莫說是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二世祖解景輝,單是那解弘解刺史也早已被她的人查出了許多見不得人的爛帳。
要處理掉這對父子並不難,難就難在他解弘倒臺之後,該讓何人繼任,於她和趙翌、於這亳州學子和亳州百姓更有利。
她可不想作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白白為旁人作嫁衣之事。
要知道亳州刺史亦是一州要職,小覷不得。
“王妃。”
就在此時,背後傳來的聲音收回了李綏的思緒,當她轉過身去,便見一身月白暈染修竹學服的韓元廷正站在不遠處,朝著她緩緩走來,不卑不亢地行下一禮。
倒是像極了一枝不為權貴摧眉折腰的挺拔修竹。
李綏眼神示意,一旁陪著的玉奴便默然離開。
“你我也算是忘年小友了,以後沒有人的時候,無需這般多禮。”
韓元廷聞言本想言“禮不可廢”,但聽到李綏喚他小友時,還是愣了愣抬頭,當看到李綏眸光中的真誠,心下止不住地動了動。
因為他能看得出來,眼前的李綏在說此話時,並未有貴族高高在上的施捨,亦無作為年長者的隨口一說。
她,的確是將他當作了朋友。
沉默中,韓元廷轉頭看向隨風而飄的柳枝,下一刻便在李綏的目光注視下走向廊前,輕輕扭斷一條柳枝,轉而遞到李綏面前。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聽到這了了數語,看著面前這張坦誠可愛的臉,李綏含笑接了過來。
柳枝,留之。
此間之意,不言而喻。
“願王妃前路坦途,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聽到韓元廷的話,念奴也捧著一個盒子走了過來。李綏將盒子接過遞到韓元廷面前,開啟便能看到裡面躺著精緻的文房四寶。
“這些是我所用的舊物,你不會嫌棄罷。”
原本看到如此貴重的東西,韓元廷本能地想要婉拒,但聽到李綏說是自己所用的舊物,韓元廷終是接過道:“元廷謝王妃,必不負王妃意。”
李綏聞言一笑,隨即道:“願此物能伴你度過往後酷暑寒冬的求學之日,陪你金榜題名,一日看盡長安繁花。”
聽到李綏話在耳畔,此刻雖還年幼的韓元廷卻是牢牢記住了這一日,一如初次見面她予他尊重,予他援手的那日,春日暖陽,楊柳依依,那雙比之春日還要明朗溫暖的目光與他微笑,寄與了他最好的期許。
直到往後餘生,也不曾忘卻。
若曾經的他是逆水行舟之人,她便是那溫柔不屈的柳枝,幫他走出了那驚濤巨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