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後宅隱疾(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彭進叛軍逃脫之快,好似憑空消失了般,李慎、李煒帶兵並未追到,不久後便已趕回了兗州,暫作休整。
雖說剛解了圍城之困,這一路也是節節勝利,但作為領軍之人的趙翌並未心生輕敵之心, 仍舊於所居之地掛上了行軍輿圖,與出征將士共同商議下一步策略,還特意聽取了以兗州刺史為首的當地官員將士的建議,對這蜀地的地形氣候做了個愈加細緻地瞭解。
就在居室內人人正襟危坐,探討的如火如荼時,守衛在外面的宗明忽然走了進來,小心翼翼走至趙翌面前道:“大王,刺史千金王娘子說蜀地潮溼, 特做了這祛溼湯來, 現下正在外面等候。”
趙翌聞言看向王儉道:“令千金有心了。”
說話間,身著襦裙的王素便帶著幾個打扮樸素的婢女走了進來,自然地為在場每一位將領送上了一盞湯。
“御陵王,請用湯。”
看到送至面前的那盞湯,趙翌看了眼近身的王素,微一頷首道:“多謝。”
接過之時,趙翌便發現在場的每一個蜀地官員似乎對於刺史千金,身邊的王素送湯之事並不意外,彷彿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
雖說興朝如周朝般開放,並沒有對男女大防苛求太多,但在這個刺史府裡,趙翌卻發現眼前這個王娘子似是掌著家一般,事事用心,樣樣妥帖,既能替其父拋頭露面安撫民眾,亦能替府中操持家事。
反倒是刺史夫人,王素口中那位杏林出身的母親,到了此刻他也未曾見過, 聽過。
壓下心底思量,趙翌將一盞湯飲了下去,便見王素並沒有多停留,很快向著他一等行了禮,便帶著人又退了出去,舉止言談都大方得體,讓人不覺有甚。
約莫又過了許久,眼看將至正午時,趙翌看了眼疲憊的眾人適才道:“好了,諸位今日辛苦了,此後便按照今日安排,各行其是便是。”
“是。”
隨著眾人三三兩兩退了出去,趙翌這才發現刺史王儉並未離開,二人對視間,未待趙翌開口,便見王儉起身走過來,拱手道:“這些日子御陵王星夜兼程辛苦了, 今日您解救了這兗州城的萬千百姓, 下官不甚感激, 今夜便替全城子民備上薄席,還望御陵王賞光——”
聽得此話,趙翌不易察覺地蹙眉,隨即婉拒道:“兗州今日得以脫困,仰仗的是陛下天恩,是刺史與百姓同心協力,即便有功也是南下平叛的將士們之功——”
說罷,趙翌看了眼王儉繼續道:“兗州圍困半月,糧草不濟,明日離開之時我會替陛下留下許多糧食,安撫民眾,救濟百姓之重任,便只能託付於刺史了。”
聽到此話,王儉頓時正色拱手道:“陛下放心,御陵王安心,此事我責無旁貸。”
說罷,王儉彷彿突然明白了什麼,下一刻也是有些欣慰地笑道:“御陵王不知,方才王某所言的確是實言——”
聽到王儉的話,趙翌推拒的話還未繼續說下去,便見面前人已是耐心地解釋道:“今夜為宴席烹飪的並非什麼酒樓名廚,而是小女素娘——”
此話一出,趙翌微微詫異,只見王儉有些欣慰,又拂過一絲不易察覺地憂傷道:“想必大王亦是看出來了,府中這大大小小的事務如今皆是由素娘這孩子操持,而素孃的母親,下官的拙荊閩氏因叛軍突至,圍困兗州,因為日夜救濟受傷的軍民,拙荊操勞過度傷了身,使得舊疾加重,一直在後院休養,如今連下榻也是不行了,素娘是個孝順的孩子,為了解我之憂,圓其母親之願,便不顧旁的,拋頭露面救治百姓,將這闔府的擔子都壓在自己身上。”
說到此處,趙翌從眼前王儉眼中看到了難以言喻的愧疚與嘆息,明明是年過四十,經歷過大小戰事的一方刺史,此時眸中隱忍的赤紅與湧動,還有喉中的哽咽都無疑說明了他同時擁有的另一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