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人都知道在此次與突厥的大戰上,湧現了一顆戰場上的新星,那便是此次隨軍出征的微末小卒李煒,當時不過單槍匹馬便能於亂軍之中一眼找到突厥的一大猛將突元烈,幾番回合下,愣是將人挑下馬來,當場結果了性命。為此李煒頓時聲名鵲起,事蹟不僅被人口耳相傳,更被楊遠靖連升了幾級,如今也成為了中軍參將。

可旁人不知道的是,這李煒原本是李綏的暗衛首領,此番得以隨軍出征,建功立業,皆是因為李綏不願身邊這顆明珠蒙塵,與此同時,也想著多一個忠臣良將隨於趙翌身邊總是安心些。而最重要的,是她也能于軍中多安插一枚屬於他們李家的暗棋,無疑是百利而無一害。

“大王征戰多年,向來處事沉穩,如今既下令不得靠近,依從都督,你我唯有聽之為之,才不辜負大王的囑託。”

因著英雄惜英雄,因而這些日子李慎早已與李煒相交甚好,此刻聽到李煒沉聲的勸慰,李慎雙手緊緊攥拳,隔著面前緊鎖的院門,身子也不由顫抖起來。

“義臣,越是艱難,我們越是要相信能夠打贏此仗,更應該相信大王也能打贏這一場瘟疫。”

聽到耳畔的話,低頭沉默良久的李慎終究是抬起頭,死死咬著牙,彷彿是與旁人承諾,又像是與自己承諾。

“沒錯,打贏突厥,我誓要將他們趕出去!”

聽到此話,身後沉默難過的將士們也受到鼓舞般揚手握拳道:“沒錯,我們絕不能給大王丟臉!”

“打贏突厥,趕走瘟疫!”

“打贏突厥,趕走瘟疫!”

……

一如郭召所料,楊遠靖的密信一入長安,便轟動了整個朝堂,原本對此次戰爭深有信心的大臣們也漸漸動搖起來,臨陣換將,這原就是兵家大忌,更何況這一次的行軍總管還是在突厥人眼中頗有重量的趙翌。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而一番爭執之下,不少的官員甚至是臨了換陣,變成了和談派,可謂是苦口婆心,戰戰兢兢地懇求元成帝收回戰書,改派使臣前去談判,表明大周願意送去和親公主,送上豐厚的嫁妝……

然而熱血的天子聞聲非但未答應,反而是震怒不已,不僅痛心申叱,更是將那為首的官員拉去殿前賞了杖刑,以儆效尤,才算暫時了下風波。

而後,在與太尉楊崇淵的主張下,天子終究決議將此次領軍總管換為了前線的武威將軍楊遠靖,提拔長年駐守西域,與趙翌有同僚經歷,身經百戰的郭召為都督,同時由楊崇淵親自安排,立即從洛陽、金陵等地徵集將士,火速趕往前線,務必在突厥知曉內情之前,徹底平穩局面,扭轉戰勢。

然而,就在這一切計劃妥當,長安已然緊鑼密鼓地準備時,又一個驚天的訊息,亦或是噩耗,再一次傳來,如同一道驚雷,劃破天空,劈入大海,引起了無法平靜的軒然大波。

沒有人知道前線的這一場瘟疫亂局是如何傳入突厥人的耳中,還是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幾乎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而後毫無疑問,在大周又一批軍隊尚還在朝著長安而趕之時,突厥五大可汗便如惡狼一般,聯合打算於多地發起瘋狂不休地進攻,一時之間,戰火即將如星辰般,漸漸點亮大週一處又一處的山河。

讓長安這座平靜了許久的城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