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設伏誅殺(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一早,長安城迎來第一縷光芒時,代替天子檢閱三軍的太尉楊崇淵便在金吾衛與禁衛的簇擁中,略過朱雀門外兩邊的朝臣和百姓,身著戎裝握韁而出,朝著京郊而去。一路之上,旌旗烈烈, 浩浩蕩蕩綿延至盡頭。
待到了檢教營,整裝待發的將士們早已列陣候於教場之上,相比於長安城內的繁華似錦,這裡更帶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凜冽之氣。
一馬當前的楊崇淵目光掃過營內外眾人,鷹一樣的目光攜著層層難以言喻的肅殺與威嚴,其中的野心幾乎迸發出來,昭然若皆,讓人恍然忘了他是當朝太尉, 而非當今天子。
“嗚——嗚——”
隨著號角低沉的響起, 戰鼓之聲也緊隨而來,震顫的大地也在為之而動,樹林裡的鳥兒也撲閃著翅膀啼叫著。
“恭迎太尉!”
“恭迎太尉!”
在眾將士的鏗鏘致敬聲中,楊崇淵以王者之尊,驅馬帶領著身後浩浩蕩蕩的隊伍朝著點將臺而去,每一步,胯下的汗血寶馬都似他的主人一般,捨我其誰地高昂著頭,顯示出獨一無二的氣度。
直到了臺下,早已有將士親自替他握韁,在將士們眾望所歸地目光之下,楊崇淵翻身下馬,獨自一人拾階而上,直到立在最高處,俯瞰眾人的那一刻, 便見他霍然振臂,臺下頓時斂聲不語,一片莊嚴肅穆。
“我大周的將士們!”
環看臺下滿懷敬仰的一張張臉,冑甲加身的楊崇淵帶著朝堂上少有的殺氣與霸道,眸光嚴肅,語種凜凜地道:“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今日起,踏出長安,你們就是大周的英雄,是天子的威儀,是萬千黎民百姓的期盼,是你父母妻兒的榮耀,你們將攜我大周天子的軍令,以王者之師征伐無道夷敵,在你們的身前站著的是殺我國人,犯我國土的突厥人,站在你們身後的是等待你們歸來的親人族人,從踏入疆場的那一刻,君當以滅敵寇,保家國為榮,以不破樓蘭終不還之決心,將突厥趕出我大周疆土, 趕回他們的沙漠戈壁,將士們,用你們手中的刀,手中的劍,告訴四方胡虜,凡有敢犯我強周者,誓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裔!不成功便不還——”
“不成功便不還!”
“不成功便不還!”
“不成功便不還!”
這一刻,三軍男兒的血性與獵殺的本性似乎就此解除了封印,從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楊崇淵看到了毫不留情的殺意和憤怒,那烈火灼灼的目光中,彷彿能啃敵骨,飲其血,啖其肉一般。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閒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於三十里。王於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膚公。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閒。薄伐玁狁,至於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隨著刀劍碰撞盾牌發出的厚重聲響中,這些即將出徵的將士們踩著這片土地,跟隨臺上令他們仰望的太尉唱起了出征的戰歌——
而在這雄渾壯闊的戰歌迴盪在綠林中,餘音陣陣之時,沒有人發現綠林中隱隱傳來刀槍劍戟擦過樹葉叢林的窸窣聲,還有無數緩緩逼近的腳步聲。
待到一曲終了,此次帶領三軍出征的驍勇侯楊晉身著天子所賜金色冑甲,朝著臺上而去,即將親手接過天子軍令。
“授軍令——”
在眾人嚴正以待的注視下,楊晉停駐在楊崇淵身側,在奪目的陽光照耀中,側顏堅毅如刀,身姿威儀如山,當他尊敬地按劍頷首,隨即雙手掌心向上托起,便能看到楊崇淵嚴肅卻與有榮焉地將放於錦盒中的軍令遞到他的手上。
“轟隆——”
“轟隆——”
幾乎是在交接的同時,驟起的火藥彷彿是震耳欲聾的天雷滾滾炸開來,轟鳴聲也瞬間如海潮一般貼地襲來,煞時間風雲變幻,天地變色,伴著一處又一處動地的搖晃和劇烈的震動,沖天的煙塵將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隱約間只能看到被炸飛的殘肢斷軀,響徹天際的痛苦慘嚎聲也幾乎充斥了耳膜。不過轉瞬間,眼前已變成了慘烈的修羅場,令人毛骨悚然,五臟六腑都為那皮肉燒焦,無所不在的血腥氣味而翻湧。
待到煙塵漸消,鋪天蓋地的箭雨又一次從四面八方朝著點將臺而來,掩護楊崇淵的楊晉見此,當即怒目圓睜,暴喝一聲道:“全軍列陣,保護太尉!”
說話間,攜著無盡冷冽的喊殺聲頓時從四面八方包圍而來,而臺下的將士此時也已反應過來,紛紛拔出刀劍,與這隻來者不善的軍隊對峙起來。
“尚書令?”
猶如一根弦緊張拉扯著的教場上,楊崇淵氣定神閒地一句話讓茫茫人海中的上官稽背脊一僵,幾乎是不可置信地看過去。
看著點將臺上安然無恙的那個人,上官稽幾乎憤怒地咬緊牙關,再環看林中慘烈的場面,他如何也未曾想到,埋藏已久的炸藥沒有炸死楊崇淵那個奸賊,炸的卻是天子僅剩的上林苑羽林衛。
看到上官稽一副恨不得殺他而後快的模樣,楊崇淵卻是看了眼他身後的羽林軍中氣十足地道:“上官稽,勾結天子羽林衛,你這是想要步鄭肖的後塵,走大逆不道的老路了?”
“楊崇淵!你這個賊子——”
面對楊崇淵“正義”的指摘,上官稽再也不復從前的隨和隱忍,取而代之的是步步緊逼地怒斥。
“身為我大周的臣子,你不思天子的恩德,反把持朝政,獨攬朝綱,謀殺先帝,不敬天子,殘害忠良,弒殺皇嗣,樁樁件件,罄竹難書,如你這般罔為人臣之人,我上官稽便是拼卻這一命,也要將你除去,還以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