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言,若你我兩族能攜手合作,待剷除了楊崇淵,你與趙翌便是我大周的護國功臣,趙翌將會是我朝的新任太尉,而你也將是我朝的鎮國夫人,那時我們會親自接姑母回長安,與你和姑父一家團聚,再也不分離,難道不好嗎。”

說罷,彭城緩緩起身,從袖中抽出一卷諭旨展開在李綏面前。

看著上面元成帝親手所書的冊封旨意,看著左下角玉璽的印記。

李綏默然看向近前的彭城。

“吾之誠意,盡在於此,希望你能夠明白。”

沉默良久,當李綏神情憂重難探地看向彭城時,能夠從她眸中看出期冀,甚至是乞求。

這一刻,李綏背過身去緩緩道:“阿孃對你與表兄的心,和對我是一樣的,但願你們如方才所言,莫要傷害她。”

目送李綏消失在眼前,捏著諭旨的彭城眸中終於隱隱泛起深邃幽暗的光芒,她知道,眼前的李綏雖未答應,但已然為她動搖。

終究,是個十七歲養尊處優的女兒家。

再如何聰慧,面對錯綜複雜的逼人時局,面對親人的安危性命,面對至愛之人的仇恨。都是無法平靜地去思索和權衡的。

這一刻,彭城緩緩揚起下頜,眸色早已如暗流一般發生了變化。

只要有了趙翌的支援,再有突厥勢力的內外夾擊。

楊崇淵便註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到時,四郎便能真正成為天下之主,她也將輕而易舉把持突厥內政。

上官氏也好,李氏也罷,都只是他們輕易可翻覆的棋子。

而趙翌,

彭城低眸看向諭旨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

已有楊崇淵這一個前車之鑑,他們當然不會再容得第二個。

但若想取之,便先與之的道理,她卻是深諳的。

當李綏離開酒肆,入了馬車,便悠然地將頭靠在背後,闔上了眼睛。

的確,如彭城的設想。

若她不知道對阿姐下藥的是元成帝,若她不知道元成帝在楊崇淵的設計下已然病入膏肓,若她不知道彭城借刀殺人的圖謀與手段。

她可能真的會被這一番感人至深,推心置腹的話所打動。

或許真的會為阿耶,阿孃,還有趙翌的安危性命而生出與彭城聯手的心思。

可這世上沒有如果。

楊崇淵不擇手段,無情無義,彭城也並非是個良善之人。

她對權勢的渴望,對陰謀詭計的利用,遠遠超出了這世間的男子。

莫說元成帝命不久矣,在這一場鬥爭中並沒有太多結果。

即便他活了下來,以彭城的心機,也絕不會將他李氏,將趙翌留下來,以禮待之。

靠人,不如靠己。

如今的李氏還有趙翌,便如陳氏與楊氏對峙天平之間的砝碼,趨向於誰,誰的勝算便會愈多幾分。

既然如此,她又為何不好好利用。

變被動為主動。

逼他們獻出誠意,做出選擇,從中獲利。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