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意思,我明白了,能夠抬一抬三姐姐的身份,對她將來出嫁確實有好處。

只是不知道老祖宗那邊是否同意,畢竟這事兒不算小,如果貿然改變,恐怕以後會留下隱患。”賈環正色道。

“老太太已經同意了,但這事兒還是要透過你,你才是賈家的族長,要改族譜必須得你親自動手。

這不,老太太讓我問問你的意思,你如果同意,等過了年開祠堂祭祖的時候,就把這事兒辦了。”賈政高興地說道。

然而,得知賈母已經同意這事兒,賈環反而冷靜了下來。

他記得原著中探春最後的結局是出嫁番邦,難不成如今這一世又會如此?

為了弄清楚賈母同意的原由,賈環留了個心眼,笑著問道:“莫不是父親已經給三姐姐尋了個好人家,怕三姐姐嫁過去之後被對方欺負不成?”

賈政見賈環並未直接同意,當即皺眉道:“難不成不給她尋個好人家,你就不同意給改族譜了?

她到底是你親姐姐,你若是不同意,你娘恐怕都饒不了你!”

見賈政一反常態,甚至有些憤怒,賈環心裡更加有所懷疑,他連忙微笑道:“父親說的哪裡話,我自然同意,三姐姐也到了出嫁的年齡,作為弟弟,我關心關心還不成?”

說到這兒,見賈政臉色緩和了不少,他又繼續問道:“就是不知道,以三姐姐的精明才幹,以後會便宜什麼人,若是以後得三姐夫入不得我的眼,我可是不會同意的!”

對面,見賈環是真關心探春,賈政這才笑著說道:“這你放心,有南安太妃前些日子前來和老太太說話,最後看中了你三姐,說是與你三姐有緣,想認作乾女兒。

當時老太太就答應了,但是你三姐說自己只是個庶女,不配作南安太妃的乾女兒。

不知道怎麼的,老太太當時就說要將你三姐抬成嫡女,南安太妃欣然同意,並約定等明年開春後,你三姐成了二房嫡女再來收這個乾女兒。”

說到這兒,賈政看著賈環認真道:“南安太妃為人親善,又和咱家老太太交好,她若是收了你三姐做乾女兒,以後誰還敢看不起你三姐?

再一個,能夠加深南安郡王府和咱們賈家的關係,將來也好有個照應。”

話到此處,賈環基本上明白了原由,他記得《癸酉本石頭記》後28迴文中記載,賈母和王夫人相繼去世,孝期滿了後,賈家又開始操辦起家中眾多女兒的婚事。

其中戚家公子戚建輝來賈家求親,先是看中了探春,但之後因趙姨娘多嘴多舌,戚建輝得知探春是個庶出女兒,門不當戶不對,便放棄了這門親事。

此時,朝廷和一蠻夷島國發生戰爭,朝廷戰敗了要議和,決定要嫁個女兒過去和親。

於是南安太妃來到賈家,看中了探春要認她為乾女兒,要求探春代替她女兒嫁到蠻夷島國,因為南安太妃怕自己的女兒嫁到海外會吃苦,因此賈家就依允了,便擇定了日子。

到了清明這一天,賈府閤家含淚為探春的遠嫁送行,探春在臨行前還到賈氏宗祠裡,對著賈母和王夫人的牌位哭訴了一會。

沒想到他千防萬防,這事兒還是找上門來。

想到這兒,賈環面色平靜,內心裡卻是恨得不行,原著中這時候的賈家,比起現在算是一個地上,一個天上。

哪曾想南安太妃還是將主意打在探春的身上。

真要遠嫁,這輩子還能不能見到探春還是另說呢?想想賈環心裡頗為心悸。

“改族譜一事,孩兒同意了,至於南安太妃收三姐姐做乾女兒這事兒,還望父親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