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夠造出更大馬力的車頭,誰不願意造,問題是技術水平根本就達不到,皇家研究院的建議是少帶幾節車廂,就算是隻帶兩節車廂也比馬車的效率高多了運到平路上之後,再重新多掛載車廂不就行了。

鐵路部門當然不願意,這麼做一定會增加鐵路的運輸成本,這種部門之間的利益之爭,就是皇帝都沒有任何辦法,因為雙方之間都有充分的理由。

不過這個難題能夠難住鐵路部與皇家研究院卻難不住大明皇帝朱瞻基陛下,他可是知道華夏第一條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可就是這條從京城通往宣府的鐵路,只不過那個時候宣府已經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原本並不起眼的一個屯堡。

當兩個部門的官司打到皇帝這裡,皇帝思索片刻便說出了那個經典的人字形鐵路方案,這樣的一個替代方案只是在有坡度的一段鐵路邊上修一條支線,在火車上坡之前支線就會安排一個車頭在後面對火車進行助推,當火車到了平地之後,車頭脫鉤之後,原路返回支線。

朱瞻基的方案出來之後,兩個部門幾乎沒有論證就定下了這個方案,朱瞻基問他們為何不論證一下可行性,兩個部門的人都表示這鐵路都是皇帝弄出來的,皇帝陛下給出的方案一定是最優方案。

想想也是,還有什麼是皇帝陛下不懂的嗎?皇帝陛下這些年來已經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尤其是在黎叔林的眼裡,皇帝陛下那簡直就是無所不能,任何自己覺得根本就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皇帝那裡三言兩語就解決了。

黎叔林要不是知道皇帝陛下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甚至都懷疑皇帝陛下一定是親眼看見過這些東西,不然怎麼可能知道的這麼詳細,甚至言之鑿鑿地確信能夠製造的出來。

這些臣子對皇帝的盲目信任讓朱瞻基很無奈,他更希望的是科研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而不是一有困難便來找他這個皇帝求助,眼下的大明在科技領域已經一騎絕塵,與整個世界已經拉開了差距,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繼續向上攀登更高的科技樹,而是需要夯實基礎教育,下一代的培養才是大明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

沒有基礎教育的支撐,任何科技創新都是空中樓閣,無法得到繼承與發展,基礎學科的發展離不開數學、格物、化學等科目的研究,這些基礎學科的研究將是一項耗資巨大且不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效益的專案。

這些專案沒有朝廷的全力支援根本不能持續下去,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短視的,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與其把錢投入到這些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專案裡,不如將錢投入到快速能夠見到收益的專案中。

隨著宣德二十年慢慢接近尾聲,京城的年味兒越來越濃烈了,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京城的商業市場也在不斷的繁榮。

已經改名為崇文門的京城東南門內大街與已經改名為宣武門的西南門內大街成了京城兩大商業市場,兩條大街上擠滿了採購年貨的百姓,過年寫對聯的紅紙,孩子們燃放的爆竹都成了最受歡迎的商品。

京城商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有來自西洋的紅酒、毛呢布料,也有來自南平州的高粱酒、牛肉乾,還有新明島上的猴麵包果,甚至還有來自勳貴大陸的袋鼠肉乾以及東方大陸的各種新鮮商品。

尤其是最近在大明流行起來的辣椒和菸草,辣椒這種東西剛吃一口辛辣無比,可是隻要習慣了這種辣味,老百姓們發現這東西放在蔬菜裡會提升蔬菜的口感,讓人食慾大振。

菸草的流行是由海軍官兵引入大明,海軍官兵在東方大陸學著當地土人抽菸,沒想到這東西能夠讓人產生依賴,本來只是學著土人抽著玩兒計程車兵們,慢慢的都染上了煙癮。

這些士兵在回國的時候都大量的將菸草帶回大明,將抽菸的習慣傳遞給了身邊的親人朋友,更有商人發現了這裡邊的商機,開始大量從東方大陸採購菸草運回國內。

菸草大量進入國內市場,起先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種東西,可是當郎中們發現菸草有藥用價值,能夠行氣止痛,解毒殺蟲。能夠治療食滯飽脹,氣結疼痛,癰疽,疔瘡,疥癬,蛇、犬咬傷。

菸草被大量購入藥鋪,在治療各種對應的病症的時候,郎中們都會使用菸草進行治療。百姓們沒想到這菸草還能治病,開始慢慢的接受了菸草,等到朱瞻基發現菸草已經進入大明的時候,菸草已經在民間慢慢普及。

百姓們更在有道是國賴長君,大明朝已經連續有了三位在位二十年以上的皇帝,做為大明朝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在位二十多年,已經在民間有個非常高的威望,老百姓在談論皇帝的時候總是透著無比的驕傲。

對於自己在民間的形象,朱瞻基心裡很清楚,這麼多年的宣傳,已經讓大明百姓將他神話,朱瞻基當年這麼宣傳自己主要是為了與儒生對抗,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這個必要。

個人崇拜到極端的程度,對一個國家來說弊大於利,朱瞻基要在有生之年將這種個人崇拜的影響降到最低,讓大明朝廷歸於理性的法制之下。

朱瞻基這兩年總喜歡微服到民間去轉一轉,一方面他想看一看大明百姓的日子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另一方面是在皇宮中實在是太過煩悶,如同一座金碧輝煌的牢籠。

這也是朱瞻基想要將權力讓給太子的原因之一,權力的一大弊病就是失去了自由,就算是白龍魚服的微服私訪,東廠與錦衣衛的暗中保護者也不下幾十人。

沒有人能夠承擔皇帝出事的後果,輕則新政全部被廢,大明重新回到舊時,重則甚至會引發大明的內亂。

舊勢力現在的蟄伏只是因為現在的皇帝太強大,他們根本不是對手,太子現在毫無根基,無論是依靠哪一方登基,都會造成大明現在已經平衡的力量失衡。

朱瞻基現在很清醒,扶持太子登上皇位,只要自己還活著,不管自己管不管事,都會對那些舊勢力形成一種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