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沐晟(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宣德十年的漸漸走完,大明朝的各路諸侯在年底之前都開始向京城雲集,彙集到京城的有回京述職的官員,也有準備參加預算會議的各部長官。
一到這個時候,就成了朱瞻基最忙碌的時刻,每天一睜眼就是排滿了一天的等待接見各地的官員。
沐晟抵達京城的時間不早也不晚,過了臘八節之後趕到京城,這個時候離得近的官員還沒有啟程,離得遠的官員已經陸陸續續的趕到了京城。
不同於普通官員,沐晟這樣的大佬,這邊一進城就已經被皇帝的情報機構彙報給皇帝。沐晟在通政司遞上請見的奏疏後,便回到大明國營客棧等待訊息。
大明國營客棧的前身就是四方館,如今回京辦事的地方官員都喜歡住在國營客棧,第一是環境好,第二是逼格高。
國營客棧是對外交往部直屬的客棧,主要的職責是接待來大明朝拜的藩屬國使臣。新政之後,在客棧滿足了藩屬國使臣的使用之外,可以對外營業。李擎是給皇帝經商出身,自然知道如何將利益最大化。
很快就打響了國營客棧的名頭,讓所有進京辦事的達官貴人都以住進國營客棧為榮。而且李擎還參考了前宋樊樓的經營模式,將宴飲、住宿、娛樂融為一體。
新政之下,做為皇帝的鐵桿小弟自然不會拆皇帝的臺,弄些類似青樓的風月場所。而是事打造了不少的運動專案,比如在國營客棧中便有著馬球、蹴鞠、游泳等娛樂專案。甚至自己還養了一支馬球隊為客人表演馬球比賽,算是能夠在大明體驗一把大唐風采。
朱瞻基當然對李擎這樣的做法異常支援,尤其對馬球這種對抗激烈的比賽,更是情有獨鍾。這種比賽才能激發大明男兒的血性,同時也能在民間培養騎術高超的騎兵後備力量。
與草原和解之後,大明朝的馬匹非常的充裕,價格也是很貴,這幾年只要中產家庭都能養得起一匹馬。馬匹的增加自然會騎馬的人數就會直線上升,這個時候若是把馬球推廣開來,甚至可以形成全國聯賽的形式,那也是好大的一筆財源。
沐晟在國營客棧剛安頓下來,就有內宦前來傳旨,讓他明天進宮面聖。黔國公一系一直在西南坐鎮,很少進京,與皇帝攏共也沒見過幾次面,皇帝是個什麼脾氣他也摸不準,這一次皇帝特意下旨讓他進京也不知是福是禍。
次日,早早的沐晟便來到宮門外遞上牌子侯旨,皇帝倒是沒有讓他多等,約摸著等了有半個時辰,皇帝身邊貼身的大太監範安便親自出來迎接他。
這個大太監別看低調,可卻掌握著東廠這樣的情報機構,是個絕對不能得罪的人物。這樣級別的大太監,肯定不能如同對待小宦官一般給手裡塞上一錠銀子,就能高興的屁顛屁顛的。
沐晟若是敢給範安塞銀子,範安能當場甩到他的臉上,範安對他倒是很客氣:“黔國公!讓您久等了,陛下這邊剛忙完手頭的事兒,就讓奴婢來迎接你了,快跟咱家進去吧。”
“範公公,這還要勞您的大駕,改日老夫做東咱請您到‘全聚德’吃酒。”
“那可要讓您破費了!”
二人一前一後,很快來到乾清宮,進了乾清宮沐晟跪地行禮:“臣沐晟叩見陛下!”
“範安!快扶起老愛卿,趕緊的給黔國公搬個墩子扶老將軍坐下!”
“謝陛下體恤老臣!”
“老將軍身體還硬朗吧?”
“臣還不到七十,還能為陛下再效力十年。”
“哈哈哈!”朱瞻基笑道:“老將軍老當益壯,乃是國朝之福,老將軍便是大明西南半壁的柱石。”
“陛下謬讚了,為大明效忠是臣的本分。”
“老將軍的這個本分二字說得好,若是所有人都記得自己的本分,咱大明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紛擾。”
“陛下說的是!”
“朕讓你進京主要是親耳聽一聽你對西南土司的看法,思任發現在的所作所為對我大明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沐晟這一刻終於明白皇帝讓他進京的原因,這是想要更加細緻的瞭解西南土司。
“陛下!國朝對西南控制的薄弱主要原因是我們在西南的人口太少,漢人只能在平原地區的小範圍活動,跟這些土苗相比,我們漢人實在是太少了。
這就導致我們根本無法入內地一般實施府縣管轄,只能以土官的方式讓他們自己管自己。這就造成了這些土官的權力太大,他們對屬下的土民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每每有什麼令土民非常不滿之事便會推諉到朝廷頭上。
正是這樣的弊端讓土司在土民中權威極高,沒有人敢於反抗土司的命令。這也是各地土司屢剿不滅的原因所在,朝廷對這些土民既不能施以教化,也不能助其擺脫土司的控制,土民普遍並不信任朝廷。”
“那以愛卿在雲南多年的經驗,如何才能讓這些土民歸心呢?”
“說白了也並不難,那就是始皇帝的一天下,只要朝廷能做到對土民統一語言、統一文字、統一稅賦等與內地百姓同樣的政策,使得土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土民絕對會歸心。”
沐晟的話吧朱瞻基嚇了一跳,這年代秦始皇可是暴君的代名詞,秦政也是惡政的代名詞,一個焚書坑儒就把始皇帝黑的體無完膚。
就連繼承秦制的漢朝也不敢說自己就是用的秦制,而是以黃老無為遮掩。以至於後世之人想要變法圖強都要披上一層儒家的外衣,誰若是敢於公開說要施行秦政,必會遭來眾人的口誅筆伐。
朱瞻基沒想到這老頭兒這麼生猛,上來就給自己來了這麼一劑猛藥。不過朱瞻基很清楚這一劑藥很對症,沐晟所說的意思放到後世就是國家認同感,只有同樣的教育、同樣的語言,才能培養出同樣的認同感。
“看來老愛卿是給西南把好了脈,不過想要一天下卻不容易,卻需要許多的先天條件。”
“陛下聖明,確實要有許多的先提條件,首先我漢人百姓必須足夠多,只有西南有了足夠多的漢人才能讓土民在混居中慢慢習慣我漢人的語言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