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你要爛在肚子裡,任何人都不要說,朕還想利用現在的情形,看一看還能把什麼樣的牛鬼蛇神印出來。”

聽了皇帝的話,唐三任心裡一緊,心想:也不知道哪個倒黴鬼又撞到槍口上。這麼多年皇帝是個什麼手段難道還不清楚嗎?若是自己找死誰都救不了。

費了半天的口舌,皇帝總算是將自己的第一心腹大臣安撫住了,不過他卻知道,安撫住自己的近臣容易,想要擋住外面的流言蜚語卻很難。

回到宮中,皇后帶著兒女一起來到乾清宮看他,昌平公主如今已經是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最近胡皇后一直都在打聽準備給女兒安排一門滿意的親事,無論是選擇哪一家子弟都被皇帝給否了。

自從皇帝將自己最大的秘密告知了皇后之後,皇后就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女兒下嫁給了哪一家。可是皇帝卻搖頭說不知道,自己夢中所見之事都是大事,類似公主后妃之事,若是不牽涉朝政史料很少提及。

朱瞻基明白這是為什麼,男權社會里,女人不過是男人的附庸,即使是天家的女兒也一樣沒有什麼存在感。

不同於原本的時空,自己的這個女兒可是在學堂讀書長大,見識可比尋常女孩兒多得多。做為皇帝的長女,這個孩子受到的關愛甚至比皇太子朱祁鈺還要多。

不過昌平公主雖然頗受寵愛,但是受母親胡皇后的影響,卻頗為知禮,沒有養成刁蠻任性的性格。

昌平公主給皇帝請安之後,便跟著宮女回了自己的宮中,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皇后嘆口氣說道:“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是咱們的昌平已經是二八年華了,放在民間這個年齡估計娃兒都有一兩個了。”

“皇后不必著急,我朱家的女兒必須要找一個她自己喜歡的夫婿,可不能是盲婚啞嫁,日子過的不順心而偷偷垂淚。”

“陛下說什麼渾話,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自己給自己找婆家的,那不成了沒教養的野合了。”

“皇后誤會了,朕的意思是朕挑選幾個青年才俊,讓你和昌平躲在屏風後觀察,若是有中意的那就定下來,若是沒有中意的,那朕就再重新選一批。”

皇后非常的感動,知道皇帝這是真心疼愛閨女,想讓閨女選擇一個自己中意的夫婿。

“還是陛下想的周到,臣妾等會兒就把這個訊息告訴昌平,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還是先不要告訴她,一切做的隨意一些,朕選人也會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一切就聽從陛下的安排。”

時間沒過沒有多久,一個匯聚大明青年才俊的機會便來了。大明第一所軍官學堂建設完成,第一批學員由各個軍中挑選的優秀基層什長,以及各個武臣勳貴家中的適齡子弟組成。

第一批學員一共挑選二百名,其中步兵學員一百名,騎兵學員五十名,炮兵學員五十名。本來還準備開一個參謀贊畫科,可是卻因為缺乏專業的老師和教材暫時只能擱置。

宣德十年夏五月甲寅,大明皇家軍官學堂正式開學典禮,皇帝親自前往參加開學典禮。學堂設在京城東南郊的臺湖湖畔,兩百名學員早早便分成四個方陣列隊在學堂大校場上等候皇帝聖駕到來。

學堂的祭酒(校長)是由皇帝親自擔任,兩名司業(副校長)分別由方政與蔣貴分別擔任,二人分別在陸軍部與總裝備部擔任主官,平時的工作也非常的繁忙,學員的課業都是軍中宿將輪番上課。

大明以後在軍中年老的大將退下來之後,都要來學堂教幾年書,以後大明的將軍沒有文化是不可能升上高位。

辰時剛過,就有斥候稟報皇帝已經離學堂不足五里。方政與蔣貴以及在京城的所有高階將領全都集中在這裡,帶著所有的學員準備迎接皇帝的到來。

前來參加典禮的還有被皇帝拉來的內閣首輔楊士奇,管著錢袋子的度支部尚書唐三任,以及負責監督軍隊、考核軍官的兵部尚書柴車。

三人都多少與軍隊有一些聯絡,所以這一次的開學典禮也被皇帝拉過來充門面,這樣的開學典禮在大明還是第一次。

在眾武臣與學員的‘萬歲’聲中朱瞻基登上了校場上的高臺,目光注視著臺下四個方陣的學員高聲說道:“朕!大明皇帝朱瞻基向你們問好,同學們好!”

“萬歲!”

“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