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個巴掌就要給一顆甜棗,獎懲結合才是合理的管理方式。既然已經讓學員們明白了學堂不是可以躺平的地方,想要出頭還要拼命努力,就要讓學員們知道取得成績會有什麼樣意外的福利。

“同學們!三個月之後,你們將會面臨進入學堂之後的第一次考核,各個學科的成績最優秀的前五人朕將邀請他進皇宮在朕的乾清宮見朕。

同時朕還會在朕的烤鴨店宴請你們這些優秀的學員,想進朕的皇宮見識一下嗎?”

“想!”

“想讓朕請你們吃飯嗎?”

“想!”

“既然想那就努力吧,少年!朕在乾清宮等著你們!”

朱瞻基冒出了一句無厘頭的話語,惹得一眾學員鬨堂大笑。

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朱瞻基一直都在關注著學員的學習動態,時不時的還會來學堂客串一把老師,為學員們將一些未來的經典的戰爭案例。

這第一批的學員一定要做出成績,把軍官學堂這塊牌子打出去,讓後來者一說到軍官學堂那就是優秀軍官的搖籃。

學員們沒想到這大明皇家軍官學堂這個名字這真是名副其實,皇帝陛下竟然會親自給他們講課。而且皇帝講課的內容很籠統,基本上是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

在給步兵學員上課的時候,皇帝會給他們講什麼叫排隊槍斃,為什麼要將發射距離壓倒最短,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學員們第一次從皇帝的嘴裡知道了他們使用的燧發槍的射程應該分為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距離壓得越短,彈丸的威力就越大,在瞬間發射的時候,就能造成最大的打擊力度。

同時也會給他們講什麼叫步炮協同作戰,如何用步兵對付騎兵,為什麼大明的軍隊現在的編制是長槍兵與火槍兵混編。這些知識學員們多少都明白一些,可是卻不能入皇帝這般總結的有理有據。

在給騎兵學員講課的時候,會給他們講什麼叫做重甲牆式衝鋒,利用騎兵密集的隊形,在對上對方的騎兵的時候,在單位面積中形成絕對優勢,這樣的陣型是鬆散陣型騎兵的剋星。

重騎兵與輕騎兵各自的作用有什麼不同,重騎兵適合在什麼樣的時候使用,輕騎兵又適合在什麼樣的戰場上使用。

在炮兵學員中,朱瞻基會給炮兵們講,炮彈怎麼打才能打得準,為什麼每一種規格的火炮剛出廠的時候會附帶著一張炮表。

為何不是一門炮一張炮表?什麼叫做生產標準化,一個規格的火炮使用的是一個標準,每門火炮之間誤差非常的小,這樣就能使統一規格的火炮完全可以使用一張炮表進行操作,保證彈著點控制在最優的範圍之內。

做為炮兵學員要明白火炮的工作原理,不同火炮的彈道有多高,什麼叫做直射炮,什麼叫做曲射炮。

皇帝講的這些知識並不成系統,甚至有時候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掃帚,然後就是這樣的講課卻給學員們開啟了一扇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窗戶。

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在皇帝的親自監督之下,這些學員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更加讓人意外的是,竟然沒有一人通不過考核,所有考核都是皇帝在親自主抓。

這讓一些沒有將自己的兒子送進學堂的高階武臣勳貴們後悔不迭,他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皇帝對這些學員非常的喜愛,甚至能夠叫得出每一個人名字。

甚至特旨允許這些學員稱呼皇帝為祭酒,這些學員那是妥妥的天子門生,與政務學堂的第一批學員一樣,早晚都會成為大明朝最耀眼的一批人。

政務學堂出來的第一批學員最高職位已經當到了一府知府,雖然只是小府的知府那也是堂堂的五品高官,跨越了低階官員的階梯。

不出意外,這些學員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只要不是能力太差,其升遷的速度絕對要比普通軍官高得多。

第一次考核結束,各個科目的前五名的學員名單已經出來,朱瞻基看到三個科目的第一名分別是,步兵科李震,騎兵科譚序,炮兵科蔣雄。

這三個人朱瞻基可不陌生,都是將門虎子,更加震驚的是這三人都是家中的嫡子。李震陸軍部副提督李謙的嫡長子,蔣雄是總裝備部提督蔣貴的嫡次子,他家的嫡長子患有足疾根本無法行走,等同於一個廢人,譚序是總鎮撫部提督譚廣的幼子,這可是譚廣的老來子。

朱瞻基不禁感慨:這就是眼光問題,能夠將嫡子送到學習,而不是在家中等待繼承他們的世職,說明他們看好學堂的潛力,以及他這個皇帝對學堂的重視程度。

這三個人取得魁首也在情理之中,三人都是將門虎子,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訓練、習武,身體情況那是沒得說。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父輩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可是發跡之後對子孫的教育可不敢放鬆,他們這些靖難將二代,可不是土木之後頹廢了的軍官後人。

與他們的父輩相比,他們其實更加的文武雙全,只是從小生活優渥,缺乏一個合適的培養場所,軍官學堂正好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學習場所。

有皇帝親自教導,只要不是紈絝子弟,都會努力爭先,爭取在皇帝的面前好好表現一番,這是人之常情。

這三個科目的十五個人順理成章的被當成優秀學員送進了乾清宮,這些學員根本就不知道在敬天法祖下的屏風後面,躲著皇后與昌平公主母女二人在偷偷的觀察著這些優秀學員。

這種面子工程的接待,皇帝只是勉勵了一些話便讓範安帶著這些學員去烤鴨店吃飯,皇帝並未跟著學員去吃飯,而是回到後宮。

“怎麼樣?昌平有沒有看著喜歡的?”

皇后搖搖頭:“閨女沒有任何的表示,看樣子是沒有看的上眼的,不過臣妾倒是覺得那個李震不錯,他是誰家的子弟?”

“是陸軍部副提督李謙家的嫡長子。”

“還是嫡長子,陛下要不就把這李震尚給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