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調整官制(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農林漁牧部掌管天下田畝魚鱗冊,地契變更,同時還要開發兩種,推廣新作物,為大明的糧食增產做出貢獻。也就是說農林漁牧部必須要保證每一畝土地都能找到對應的所有人,稅務部根據農林漁牧部提供的地契進行徵稅。”
“下官還有一個問題,這度支部只是一個保管錢的部門,還是需要安排如何花錢?”
“度支部並不是什麼新創部門,前宋就有度支部,那麼大明新增的度支部與前宋的度支部有所不同,大明的度支部還有一個職能就是要評估下一年的大明的稅收情況,是增加還是減少,要給出增加和減少的理由。
朝廷根據度支部的評估,進行下一年的財政預算!”
財政預算這個新名詞從楊士奇的嘴裡說出來有些突兀,王佐追問道:“什麼叫做財政預算?”
楊士奇看向皇帝,皇帝笑道:“這個財政預算是朕要求的,所謂財政預算就是預估下一年的財政稅收,提前做好分配。打個比方就是朝廷明年收入一萬貫,然後各個部門一起分配這一萬貫的收入。
每個部門都要提出自己下一財年的預算,再根據總預算,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進行分配。朕提前給你們透個氣,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預算,不然在預算會議上課可爭不到預算!”
在座的可都是大明的人尖子,略微一琢磨便明白了皇帝所說的意思,頓時議論紛紛,在座的每個人都代表著一個部門,或者一方勢力,就算不往自己的口袋裡撈錢,將錢爭取到也是給部門增加了小金庫。
眾臣暗暗提勁兒,一定在接下來即將召開的預算會議上位本部門多爭取預算,王佐拱手道:“臣曉得了!”
“既然明白了,那就繼續下一個部門,楊師傅下一個部門是哪個部門?”
“回陛下!下一個部門是工部。”
“好!那就開始議工部的改制!”
“諸位!工部是新政改制之後非常重要的部門,負責大明的所有工程建設,只有一個工部根本忙不過來,別的不說,就說這個修路,未來十幾年上百年都會在交通方面進行大的投入。
單單這一項工部就忙不過來,更別說其他修築河堤,建築城池,修建宮室,工業研發與生產,哪一項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因此在經過陛下與老夫等人商議過後,決定將工部也一分為三,分別為交通部、建設部、工業部!
交通部負責全國道路、橋樑、河流的建設。保證國家道路、河道的通暢,同時交通部還有一項權力就是全國道路一些關鍵節點是可以設卡收稅的,這筆稅收專款專用,用於道路交通的養護,以及新規劃道路的修建。
建設部顧名思義就是進行國家建設,一些大的基礎工程,指望商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興修水利、修建碼頭。總之大明境內一切重大工程都由建設部負責。
工業部很複雜老夫不是很懂,就請陛下給諸位同僚解說!”
朱瞻基接過話題說道:“所謂工業說小了就是衣食住行、比如我們吃的米需要將外殼去掉,這個去掉外殼的過程就是工業,同樣紡紗織布也是工業,建築房屋也是工業,出門做的車同樣都屬於工業的範疇。
往大了說,那就是鋼鐵、機械、武器製造這些都是大工業,也是一個國家的脊樑。更是國家的重中之重。
工業部的職責是管理天下所有的工業生產,協調工業裝置的研發利用,監督工業專利的使用,不能讓發明者得不到好處。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必須要由專業人士擔任,一個不懂工業之人是不能坐在工業部各級官吏的位置上。交通部、建設部同樣如此,不能外行指揮內行!”
“陛下!臣有一問!”吳中起身問道。
“吳愛卿請講!”
“陛下!這麼多的工程,朝廷賦稅能夠吃得消嗎?”
“每年預算上馬什麼工程需要朝廷商議之後確定,不可能一窩蜂上馬,那不是建工業,那是建墓地呢!
細分這些部門幹什麼,就是為了將每年需要建設的專案進行統籌,排出一個優先等級然後爭取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