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稅收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天之後的宣德八年臘月二十,大明朝第一次部長級預算會議在乾清宮舉行。整個會議室內閣加上十五個部門一共二十個人,軍隊七部一共七人,加上皇帝與皇帝身邊的範安與錦衣衛都指揮使全旭,一共三十人,另外還有署理農林漁牧部的況鍾與準備接替蹇義的郭璡也列席了會議。
偌大的會議室三十多個人坐在這裡顯得空落落的,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以這種方式決定下一年的財政花費。除了幾個留在會議室內的會議記錄者,以及從不出聲的皇帝起居注官,剩下的人全部轟出了會議室。
這一次的會議要進行嚴格的保密,國家大政與朝廷收入和花費暫時還不能對外公開。
三十個大明最頂尖的人按照自己的位次坐在會議桌上,朱瞻基看著這些臣子,有些人是自己的肱骨之臣,有些人是被大勢所裹挾。
不管是什麼樣的想法,所有人都得跟著皇帝的指揮棒,做為預算會議的主持人,內閣首輔楊士奇站起來說道:“陛下!諸位同僚,今天召開預算會議,既然是預算會議那就首先要說一說我們今年的財政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
宣德八年夏秋兩稅合計稅糧共計兩千萬石,鹽稅是二百萬兩,合成銀錢差不多就是八百萬兩,其他雜稅可以忽略不計。
陛下包攬軍隊、藩王、勳貴的俸祿和軍餉,朝廷只需承擔中樞與地方官員的俸祿,以及修路、修河的費用。
朝廷如今兩京一十三省,其分統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縣千一百三十有八。還有兩個新建之布政使司,吏部在冊的官吏至少有近二三十萬人,還要為各地的廩生髮放廩食,各地驛遞耗費,還有一些其他的雜事開支。
宣德八年還是按照舊的俸祿發放,即使是這樣,宣德八年的俸祿到現在還欠著京官們三個月的俸祿,地方上的官員倒是能將賦稅截留下來,保證不會發不出俸祿。”
朱瞻基聽到這裡皺著眉說道:“為什麼稅收少了這麼多,朕可是記得光是山東一省今年就上交了六百萬石的糧稅。其他省份怎麼加起來就只有一千多萬石?”
“陛下!都是臣等放縱,讓地方上肆意侵佔民田,導致民田都集中在了士紳大戶手中,朝廷流失的稅收都進入到了士紳大戶的手中,這也是臣等認為新政改革刻不容緩的根本原因。”
“那麼士奇認為新政明年能夠推廣幾省?”
“臣認為明年新政只要將南北直隸與閩浙兩省的新政全部推廣開來,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北直隸臣親自盯著推行,南直隸陛下已經任命了周恂如。閩浙陛下打算讓誰去總督新政?”
“同時鋪開人手不夠,暫時只能南北直隸同時展開,等到完成南北直隸的新政之後,在推行閩浙的新政。雖然說是各地的新政還沒有展開,但是該給的壓力也一定要給,要讓他們知道拿了朝廷的早晚都要還回來的。
若是自己主動吐出來,朝廷可以不追究責任,若是還想著多吃多佔,將會給予嚴厲的懲罰。在山東推行新政之時,任何負隅頑抗計程車紳,有功名者全部罷免功名,他們不是覺得這個功名是自己考的嗎?
朕能給你,就能要回來,官位名利是朕給的,不是什麼科舉考出來的,科舉不過是朕選拔官員的一個手段,這個方法不好,朕就可以換一個方法選官。”
皇帝的話已經赤果果的表明了對士紳的不滿,現在的皇帝已經羽翼豐滿,就算天下士紳皆反,皇帝也有把握在最短的時間裡平定下來,無非是多付出一些代價而已。
楊士奇等人正是看明白了皇帝手中的力量,知道對抗已經沒有出路,才選擇了主動向皇帝靠攏,不得不說楊士奇的選邊站的眼光那絕對是一流的,把儒家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的官僚識時務,有能力,無論混到哪個陣營都一定是座上賓。朱瞻基並不反感楊士奇這樣的官僚,至少他在主政的時候,還是想把這個國家建設好。
“陛下說的是,士紳亂相是該好好整治一番了,不然這些人早已經不知道天高地厚,朝廷養士是為了為國效力,而不是當蛀蟲的。”楊士奇也是恨聲說道。
頓了一下,楊士奇繼續問道:“陛下!若是嚴格查處各地貪佔土地的賦稅,明年的賦稅至少能夠能夠翻上一番。陛下的商稅、關稅打算什麼時候劃撥給國庫?”
皇帝沒有回答楊士奇的話,而是皺眉說道:“你們現在的稅收方式有很大的問題,未執行新政的地方,應該按照地方上有多少耕地,有多少士紳優免。剩餘的土地都是納稅土地,每畝地納稅多少都要清晰明瞭,只有如此才能合理的徵收賦稅。
告訴各地計程車紳,收起他們的小心思,地方官也是如此,別想著糊弄朝廷,朕的眼睛裡不揉沙子,錦衣衛已經掌握了所有官員的不法證據,至於朕追不追究,就看他們怎麼做了。”
眾臣想起當時皇帝在將朝政交給內閣的時候說過的話,都是不寒而慄,當今皇帝真的是太能隱忍了,這些證據早已掌握,卻始終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就在那裡冷眼旁觀,看著他們上躥下跳。
“陛下!臣剛剛交接國庫,發現國庫已經空了,就連漕糧也只能維持一個月的俸祿發放,想要推行新政,首先得讓官員們吃飽飯,臣建議先把官員拖欠俸祿發放了!”唐三任站起來說道。
“可以!唐季重你現在執掌國庫度支,每一筆錢的去向都要清晰明瞭,出了什麼問題朕第一個找你追責。”
“陛下放心,度支部上下若是誰敢吃拿卡要,臣第一個就不會放過他,無論是哪個部門想要批錢,都要說明這錢的去處,要如何花費,度支部有權查任何部門的帳!”
“好!放手去幹吧,有什麼壓力朕給你頂著!”
眾臣聽到唐三任說有權查任何部門的帳,不禁看向了皇帝,這樣一來度支部的權力可就大了,要說花公款那個部門沒點兒小動作,真要是查賬,估計哪一筆錢都能查出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