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新陳代謝(第2/2頁)
章節報錯
朕希望你們能夠聯合起來,互相幫助,共同開發這片陸地,如何劃分勢力範圍朕不管,你們自己商量著來!”
群臣看著皇帝指向的那片陸地,紛紛議論起來,蠻荒之地就意味著什麼都沒有,去了那裡就得重新開始,弄不好都得過野人的日子。
唯一的好處就是蠻荒之地沒有土著的競爭,至於那些沒有開化的野人這些殺才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跟野獸一般的人有什麼好怕的。
有些人開始打起了退堂鼓,琢磨著過後找皇帝說說情,不把自己的封地收回。
看著眾人議論了一會兒,朱瞻基敲了敲桌子等待眾人的聲音安靜下來,說道:“諸位散會之後將自家能夠組織起多少人報給朕,朕也好組織船隊,同時你們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採購。
首先是農耕工具,其次是武器的選擇,最後是糧食種子,布匹、生活物資,這些瑣事將會佔用大量的時間,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朕調集大明所有的遠航船隻,一次性將你們先送過去,然後再給你們把物資送過去。
具體的條件協議,在專門的會議上進行商議,今天就不具體說了,接下來我們要商議諸位不再擔任朝廷職位之後的軍隊架構改革。所有準備封藩的勳貴可以退場了。”
願意封藩的勳貴起身離去,最後只剩下二三十人留在了會議室中,這些人中大部分都不是勳貴,而是真正的帶兵之人。
有一個人卻很特殊,這位跟皇帝是表兄弟,是大明勳貴的頂級人物,朱瞻基看著自己這個表弟問道:“顯宗也不想出去嗎?”
“徐顯宗站起來說道:“臣哪都不去,魏國公府也不需要那麼大的權力,只要能在南京城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就是臣家最大的願望。”
“你可知一旦將你家的封地抽走,你家可就沒有多少進項了,你們這一大家子還能支撐下去嗎?”
“臣家這些年跟著陛下在海外貿易上掙了不少錢,還在南京開了不少買賣,土地那點兒進項臣早就不在意了,若不是土地是勳臣的象徵,臣都不想去收那點租子。
這錢掙多少是個多,為了收那點兒租子把佃戶逼得要死要活的,看著鬧心。臣算是看出來了,這時代變了,種地不過是裹腹罷了,何必跟那些黔首百姓爭食!”
朱瞻基不禁對自己這個表弟刮目相看,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道皇帝對土地的控制已經是勢在必得,沒有必要跟皇帝在土地上抵抗,痛痛快快的交出土地,還能換取一些其他的利益。
“顯宗這事等過後咱們再談,今天先談軍隊的架構!首先朕打算把二十萬羽林衛做為大明核心武力,使用最先進的武器,接受最嚴格的訓練,對外戰爭時,羽林衛要作為主力出戰。
其次是九邊之兵,東起遼東西到甘肅,由於這些年我們的互市貿易不斷的削弱草原上的實力,,讓這些草原上的首領在富貴生活中消磨自己的意志。
據錦衣衛的情報顯示,草原上的馬匹保有量在逐年減少,反而綿羊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朕在興和城修建了一座細毛羊育種基地,從西夷手裡弄來的細毛羊正在進行培育。
雖然培育出的細毛羊還比不上西夷原有的細毛羊,但是也要比草原上的綿羊要好的多。等到上萊一些規模,及會向草原牧民推廣。
等到他們發現養細毛羊的收益要遠遠的超過養馬的收益之時,在利益的驅使下綿羊的養殖規模將會更大,草原上的首領自廢武功的同時,其實更大的危機就會出現。”
說著朱瞻基站在大明全域圖邊上用木棍指著西域的方向說道:“從這裡往西還有更多的國家,蒙古人的四大金帳汗國,可都在西面蠢蠢欲動呢。一旦草原的力量削弱,又有錢,你們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
現在留在會議室的都是宣德年間崛起的將領,是大明的新生代力量,雖然比起那些經年的悍將,他們缺少名氣,但是戰爭經驗一點兒都不少。
一名鬚髮皆白的老將站起來說道:“陛下是擔心漠西蒙古會快速壯大,然後東侵嗎?”
朱瞻基一看原來是宣府總兵譚廣,便笑著說道:“仲宏老將軍所言不錯,這國與國之間本來就是此消彼長,我們削弱瓦剌與韃靼,讓兩個部落變成了富而不強。
暫時看我們的邊牆是安全了,長久看來還是隱患重重,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西邊就會崛起一個草原帝國。
這個隱患不得不防,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也!”
“陛下是說我們要經營西域嗎?”
朱瞻基點點頭道:“仲宏老將軍猜的不錯,我們必須要經營西域,諸位請看這裡是天山。”說著朱瞻基用木杆指著地圖的一個點說道:“朕不但要經營西域,還要將西域徹底掌握在大明的手中,西域不穩,大明的後背就頂著一把利劍。”
“陛下打算如何做?”寧夏鎮總兵官陳懷問道。他是寧夏鎮總兵,是距離西域最近的邊鎮之一。
“朕打算實際掌控哈密衛,以哈密衛為前進基地,穩步向前推進,遷衛所屯田駐守徹底掌控天山南北。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九邊將進行徹底的改革,首先就是各個邊鎮的衛所全部裁撤就地轉為民戶,轉為民戶之後,土地免稅,不過各戶每年還是要抽一丁進行軍訓。
九邊的精銳整編為國防軍,每鎮整編出一萬人馬,採用羽林衛編制。這一萬人馬必須要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一萬人能夠對上五萬蒙古騎兵不落下風。
整編完成之後,將從各鎮抽調兩萬人馬進駐哈密,若遇不服王化者斬之。”
一名將領噌的一聲站起來大聲道:“陛下!臣願領兵為王前驅,為陛下開疆拓土!”
“方將軍先坐下,打鐵還需自身硬!”
“是!陛下!”方政緩緩的坐下。
“首先要對中樞總部長官進行調整,陸軍部提督方政、李謙副之,海軍部提督王景弘、洪保副之,總贊畫參謀部提督陳懷、王彧副之,總鎮撫部提督譚廣、蕭授副之,總後勤部任禮、山雲副之,總裝備部提督蔣貴、馬亮副之。”
被點名的這些軍官齊齊起身,躬身行禮:“臣等謝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