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州的氣候環境與山西差不多,非常適合高粱的生長,你們應該跟南平州總督弋謙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從他們那裡進口高粱。

不過我聽說,他們南平州可是也推出了一款酒,叫做‘南平汾酒’,往來的大明船隻上的船員都挺喜歡這種口感清冽的高粱酒,你們的燒刀子跟他們是形成競爭的關係。”

“不過怎麼說這也是一條路子,回頭我就跟老胡說一下,讓去南平州的商船給弋大人稍信,商議採購高粱的協議!”

“這開發區的事應該不歸你負責吧,你小子怎麼這麼上心!”

“哎!別提了,老胡總覺得晚輩是陛下潛邸時的舊臣,沒事就在晚輩跟前嘮叨,管著開發區太難了,那些工廠主太難伺候了,不是原料短缺,就是銷售不暢。”

“老夫太理解胡元澄的難處了,老胡遇到的困難在上海開發區剛起步的時候全都經歷過,他胡元澄還有陛下支援,將陛下直轄的幾大工廠都遷到了他的園區內。

至少不用擔心開發區沒人來給捧場,上海開發區剛開始成立的時候,空有大片的空地,卻無人前來入駐。

哪怕老夫給出前三年免稅的優惠政策,依然是無人問津,那段時間老夫急的滿嘴燎泡,生怕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那前輩是怎麼將人氣拉起來的?”

“既然沒人敢於來開發區冒險,那老夫就向陛下請旨,請陛下將前兩年上海海關的結餘關稅全部留在上海,算是上海開發區借的。

等到上海開發區有了收入,再還給內帑,陛下在看了老夫的規劃之後,同意了老夫的請求。老夫發現這些有意興建工廠之人覺得上海開發區太過荒涼,恐怕工廠建在這裡不安全,還有就是擔心在上海花大力氣建起工廠,結果造出的產品卻無人問津。

針對工廠主們的顧慮,老夫首先花大力氣,將整個工業區用木柵欄圍起來,同時招募了安保人員對開發區進行巡邏保護,保證開發區不被蟊賊襲擾。

至於工廠主擔心的銷路問題,老夫給他們擔保,只要質量過硬,工廠賣不出去,會讓寶船隊不低於市價的八成全部採購。

這兩項工作做完,又有一個新的問題出來,有些實力弱小的工廠主並沒有能力,自己買地建造廠房,可是他們還想盡快投入生產,那麼我們開發區當然要解決他們遇到的一切問題。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當然是開發區事先將廠房建好,有實力的工廠主可以自己買地建設廠房,一次性投資,以後的生產成本就會降低不少。沒有實力的工廠主可以選擇租用開發區建設好的廠房,這樣不用一下子拿出一大筆錢,不過房租成本一直都會是生產成本的一部分。

開發區的各項條件開始漸漸成熟,集中生產的優勢漸漸體現出來,任何一個工廠都需要有為工廠服務的上下游產業,在開發區工廠主甚至不出開發區就能找到他們所需要的任何東西。

這樣就降低了物流成本,我們都知道這樣商品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他們減少了運輸的物流成本當然就降低了成本,生產出的產品自然在價格上就具有優勢。

這些工廠主開工廠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掙錢嘛,在哪裡能夠掙錢他們肯定就會去哪裡?當時為了吸引工廠主來工業區建廠,開發區給出了三年免稅的政策,結果無人問津。

等到老夫將園區建設好之後,直接就宣佈,想要獲得免稅資格,必須在當年內開始進行生產。那時候已經進入冬天,那些想要免稅的工廠主,一窩蜂的額扎進了老夫建設好的工廠。

因為他們自己買地建廠,今年無論如何也完不成廠房建設,根本就開不了工。於是有實力的工廠主一邊租起廠房開始生產,另一邊開始買地張羅著建設新的廠房。

開發區有了第一筆房租收益之後,算是慢慢進入正軌,兩年時間就把借內帑的錢還清。還能有結餘的錢財進行開發區的繼續擴大。”

王二一拍大腿,說道:“周大人,老胡在你那裡取得經不錯,天津工業區簡直就是上海工業區的翻版。”

“胡元澄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且陛下給南北兩個工業區的定位是南方的發展輕工業,北方發展重工業,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王二搖搖頭道:“周大人瞭解晚輩,晚輩就是個鄉下小子,也就在部隊裡認識了幾個,沒讀過幾本書,根本就看不懂陛下的佈局,能幫陛下守好天津海關就已經是滿足了。”

“王二兄弟不必自我菲薄,你若是妄自菲薄,就會顯得陛下識人不明,你小子在臨清與天津所做的成績可是有目共睹。”

王二被周忱誇的有些不好意思,鬧鬧頭道:“晚輩不過是不敢辜負陛下的信任!”

“好一個‘不敢’。這個世上若是人人都知道‘不敢’二字,這天下還有那麼多的貪官汙吏嗎?在這一點上,你王二絕對是個明白人。”

王二不想再在自己的身上多費口舌,岔開話題問道:“周大人是進京述職嗎?”

“是啊!”說完周忱嘆了口氣道:“老夫可能有一個奏疏讓陛下生氣了!”

“不是吧!您跟陛下說什麼了?”

“老夫希望把江南的官田轉化為民田!”

“這中間有什麼關竅嗎?”

“理論上說,把官田轉為民田長久看來是讓朝廷受到了損失!”

“所以您認為陛下是在為這個生氣嗎?”

“老夫覺得是這樣,不過老夫始終認為,官田租稅太重,長久下來,其實不利於稅收的穩定,江南官田的重稅如今更是徒有其名,無有其實。

官田租稅重,百姓交不起租稅就會選擇撂荒,然後成為失地者被士紳大戶隱藏成為隱戶。如此大量的土地並不會因為百姓不種而成為荒地,相反會被豪強與地方官吏勾結佔為己有。對朝廷上便說成是百姓因為租稅太重而拋荒,無人耕種自然也就無人交稅。”

“他們就敢這麼明目張膽的侵吞國家財產,朝廷派往地方的官吏是讓他們為天子牧守地方,不是讓他們與地方沆瀣一氣,損公而肥私!周大人是想化公為私,重編魚鱗冊,使得百姓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同時又能獲得穩定的稅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