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本色與折色(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二柱問明白農具的價錢,便帶著給老婆孩子買的東西推著獨輪車急匆匆的趕回家。
到家後把東西和剩餘的銅錢交給渾家,他渾家是的標準的農村婦女,看到自家男人帶回的東西,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害怕。
孩子們卻不會考慮什麼叫後果,被爹爹一人一個麥芽糖塞到手裡,嚐到甜味兒的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孩子們最是容易滿足。
劉二柱現在有一兒一女,日子過得辛苦卻甘之如飴。
“當家的,這東西和是哪來的,咱就是本分百姓,可別惹上官司!”
“放心吧!這是俺賣糧得來的,皇帝陛下的新政是真的對咱老百姓好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女人瞪大了眼睛。
劉二柱便一五一十的將自己去交稅的經過講述了一遍,說到他看到的那些農具的時候,兩眼都在放光。
“阿彌陀佛!真是菩薩保佑啊!”女人不由的念起了佛。
“呸!什麼菩薩保佑,分明是皇帝保佑,沒有皇帝的新政哪有我們今天有盼頭的日子。”
“當家的說的對,是奴家錯了,咱家應該給皇帝供奉長生牌位!”
“孩兒他娘說的對,做人要有良心,咱不能忘了皇帝陛下的恩德!
俺想再賣兩石糧食,今年再苦上一年,去城裡把那些農具買回來,有了好用的農具,來年俺再多佃租幾畝地,也讓咱得日子過得寬鬆一些。”
“當家的,除了咱家那五畝地,咱還佃租了族長家的十畝地,四成的租子還要咱交賦稅,你拼命幹一年也剩不下幾粒糧。
要奴家說,不如買五畝地,那樣更划算。”
“咱哪有錢買地啊!”
“你今天去交稅不知道,官府來人說要拍賣族長家的地。可以分期付款,官爺說這個分期付款就是把總地錢分攤到每一年中,每年我們只要還固定的一部分錢就行,不過官府要收一點兒利息。”
“不會是官府放印子錢吧?”
“怎麼會?剛說完要感恩皇帝,你這會兒又不相信皇帝陛下了,官爺說每年只要一成利息,而且不利滾利,說這叫惠民貸款,由一個叫做皇家銀行的衙門放貸。
不過有一個前提,必須要有資產抵押,官爺說這個資產就是指土地,有五畝地最多隻能貸買五畝地的貸款。”
“那要是沒地呢?”
“沒地就不能買地,官府擔心無地的人家沒有還款能力,不過官府也給了沒地的人出路。
可以選擇出海移民,大明在海外有數不清的土地,人去了就給白送十畝地。不願意出海移民的也可以選擇到天津上海去做工,一天三十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