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佈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烤鴨店營業一天,夜裡打烊之後,賬房對今天一天的流水進行了盤點,一天的流水竟然達到了一千多兩。
儘管賬房知道這一千多兩的流水有很大一部分是辦理會員的預存款,還是覺得這生意也太火爆了。
彙報到朱瞻基那裡,朱瞻基與周忱和唐三任也在烤鴨店後院書房裡等待結果,聽到一天竟然有這麼多的流水三人都覺得有些意外。
這一天得賣出多少烤鴨才能掙回這麼多錢,唐三任又開始犯起愁來。
現在他不愁房山的鴨子賣不出去,而是愁著房山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鴨子可賣。
這樣抱怨的話落到朱瞻基與周忱的耳朵裡,二人指著他哈哈大笑。
“季重不是擔心你房山的鴨子賣不掉,會讓百姓蒙受損失嗎?怎麼現在又擔心你房山的鴨子不夠賣了呢?”周忱一邊笑一邊揶揄他。
“唐某不是沒想到殿下竟然能想出如此新奇的烤鴨做法,照著這樣的生意下去,再開上幾家分店,整個房山家家都養鴨子估計都不夠吃的。”
朱瞻基止住笑聲,正色說道:“這就是產業鏈的重要性,一個烤鴨店能夠催生很多上下游產業,帶動就業。
百姓有了生計來源,日子就會慢慢好過起來。而如此規模的一家店鋪每年會給朝廷帶來豐厚的稅收。
這樣一來,百姓、商家、朝廷都得了利,大家都得到了好處,而朝廷官府最重要的職責就是保證這樣的產業鏈一直順暢下去。
朝廷如果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的這樣型別的產業鏈,還愁錢糧問題嗎?而我朝廷的誤區在於只管收稅,不管民生。
百姓是死是活似乎都跟朝廷沒有多大關係,只要能把稅收上來就行,至於大災時的賑災是為了什麼,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
周忱本來就對財稅方面的事務感興趣,經過朱瞻基的點撥,頓時恍然大悟。大明現有的財稅體系是就這麼大的盤子,朝廷切走一塊,官員切走一塊,士紳切走一塊,胥吏奸商再切走一塊。
留給百姓的已經所剩無幾,豐年勉強度日,一遇災年就是賣兒賣女,活不下去的境地。
太子殿下的新政是想把盤子做大一些,即使既得利益者切走了最大的一塊,剩下的也夠百姓過活。
如果形成這樣的官府,以現在朝廷這些讀四書五經出身的官員,沒有幾個是合格的。
新政下的官員是要做事的,不做事整個在衙門裡喝茶清談,事情都推給師爺胥吏去做,這樣的官員要之何用?
偏偏大明朝科舉出來的官員大都是這樣的官,難怪太子殿下一點都看不上讀書人。
從根源上太子殿下的新政就是要淘汰這些懶政惰政的官員。
“殿下,以後我們的官員如何培養,現有科舉出來的官員,根本就不適應我們未來的新政。”周忱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