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酒樓(第1/2頁)
章節報錯
酒樓肯定是要開的,怎麼開就需要好好商量一下了。
“恂如先生可有興趣在酒樓裡參上一股,孤可以保證這買賣絕對不會虧錢。”
周忱沒想到這開酒樓的事怎麼還拉上了他,他一個正統的讀書人怎麼可能去做商賈之事。
“臣家無餘財,沒有餘錢拿來做買賣。”周忱一口回絕,又忍不住勸說道:“殿下身負天下安危,怎可醉心於商賈之事,錙銖必較的小人行徑。”
這已經是很嚴重的指責,歷代王朝都是重農抑商,統治者都認為商人見利忘義,是社會穩定的不穩定因素。
然而商賈之利又充滿誘惑,根本無法阻擋,反而成了權力的附庸。哪個大家族家裡沒有幾處生意,士大夫一邊高喊著商賈無恥小人,嘴裡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恂如先生認為開酒樓是小人行徑,那麼兼併土地讓貧苦百姓無立錐之地是不是小人行徑。”
周忱心裡咯噔一下,太子殿下為何對士紳有如此大的怨念,士紳沒有土地傍身還叫士紳嗎?
“殿下!讀書人耕讀傳家,自然要積累土地傳於後世,讓後世子孫不必為衣食而憂,安心讀書明理,以安天下。”
“地都讓士紳佔了,黔首百姓怎麼辦,他們靠什麼過活?
士紳的土地又不交稅,等到有一天天下土地都被宗室、勳貴、士紳佔完,天下再無可徵稅的土地,朝廷拿什麼來養兵,拿什麼來為百官發俸祿,拿什麼用來賑災修河?”
周忱頭上的冷汗下來了,歷朝歷代的王朝末期大都因為土地兼併引起的天下大亂,致使天下易主。
多年戰亂下來,人口十不存一,土地空閒出來,再開始下一個輪迴。後世之人做出總結,這一週期大概就是三百年左右,名為興亡週期率。
雖然周忱不知道什麼是興亡週期率,但是不妨礙他對土地兼併對王朝傷害的理解。
華夏百姓重土安遷,視土地為生命,只要有一絲可能都會想辦法保住手中的土地。
普通百姓如何能爭得過掌握資源權力的人,於是百姓就變成了韭菜,長起一茬割掉一茬,週而復始的輪迴。
“殿下!若是沒有好處,誰願意十年苦讀,天下如果沒有人讀書。誰來為天子牧民,天子的手再長也伸不到整個天下。”
“這就是孤上次跟你說過得,要讓所有人都讀書,開啟百姓民智,讓百姓知道是非對錯。
當百姓人人都讀書,大家都是讀書人,憑什麼就你有特權,大家都有的特權,也就意味著沒有了特權。”
“天下百姓都讀書,哪有這麼多的錢糧可供消耗,朝廷根本支撐不起這樣的財政支出啊!”
“正因為朝廷支應不起這樣的開支,孤才不得已開闢新的財源,開酒樓是做實業,與那些低買高賣的商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大明需要這樣的實業,首先能夠解決百姓的就業,一個酒樓至少能夠解決幾十人的生計問題,其次能夠為朝廷提供稅收,增加國家收入,而且這樣的實業並不是國計民生的必要行業,價格高低貴賤並不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