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改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不早了,大家說了這麼多,朕也知道了很多人,心裡的想法,不過朕接下來想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是皇帝,大明的皇帝,大明興盛,朕就能過得好一點,大明衰敗,乃至滅亡,朕必然逃不了死亡的命運,即便新朝為了現實自己的仁義,讓朕多活兩年,也避免不了死亡的命運。
大明立國200餘載,社會矛盾多如牛毛。
朕若是不改革,十年,二十年之內,大明必亡,遼東慘像就是大明各地的明天。
朕知道,說出這話,肯定有很多人嗤之以鼻,覺得天朝上國怎麼可能會在十年二十年之內就完犢呢?
但是朕告訴你們,在百官的幫助下,能成十年二十年都算是奇蹟了。
漢末三國,晉朝初年,有誰想過五胡亂華,讓中國產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呢?
安史之亂之前,有誰想過大唐帝國會滅亡呢?
元朝之前,有誰想過蠻夷會徹底佔據神州大地呢?、
很多事情不是大家想著這樣就會這樣的。
朕知道很多讀書人都覺得朕是一個殘暴的君主,這點朕不反對,畢竟相較於做一個所謂的仁義的亡國之君,朕還是願意做一個殘暴的帝王,帶領大明完成變革。
朕現在宣佈,科舉變革,從今年開始,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會各建立一所皇家學院,由皇帝擔任院長,今後所有人想要當官,必須從皇家學院畢業,才能參與科舉。”.
科舉制確實是選拔人才的一種創舉,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制的,人的才華也是有限的。
科舉考的是什麼?是文章,是才氣。
但是當官的需要的是什麼?
是幹活,是處理那些需要處理的事情。是維持國家和法律的尊嚴。
才氣高,這些能做到嗎?
外行管農行,那就是班門弄斧,自取滅亡。
朱由檢想要的是幹活的官員,而不是才高八斗,自視清高的一群二貨!
一群嘴上仁義道德,背後全是生意的人。
“想要做官,必須的進入皇家學校根據想要做的事情,完成對應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