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戶部尚書求見。”一名小太監快速的進入御書房對著朱由檢行禮到。

“宣”。

“陛下...”

“免禮,國庫是不是隻有4000萬斤糧食了?”

看著對方要行禮,朱由檢免了對方的禮,同時急忙問道。

“是的陛下。現在周邊已經開始秋收了,這個時候,國庫裡面有4000萬斤糧食已經是歷年來最高的了。”

戶部尚書回覆的。

“其他個府,縣是不是也是這樣?”朱由檢問道。

“是的陛下,也就陛下登基這幾年,各地的糧倉這個時候還有點糧食,不然這個時候早都空了。”

“各地的糧倉都沒有問題吧。”

“陛下放心,絕無問題。”

“通知下去,北直隸、河南、山西、陝西、山東下轄雖有各府城2年之內務把糧庫擴建到可以裝500萬石糧食的,各縣務務必保證在兩年的時間之後把糧庫擴建到可以裝60萬石。”

&nbsp備註;古代貯谷的建築為倉,貯米的建築為廩,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寫成糧倉了

“陛下這是為何,據臣所知,全國各縣,除了官府的糧倉之外,啟明商會至少有1個可以存放十萬石糧食的大糧倉。

北直隸、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無省,各縣可容納5萬石糧食的糧庫沒有低於2個的。

而且據說,每個啟明商會的糧庫,必須保留5000石的糧草用作不時之需。

這樣的情況,即便大明再出現災情,

有啟明商會在應該不會出現問題吧。”

“啟明商會是啟明商會,雖然那是朕的產業的,但是代表了朝廷。

而且5萬石的糧倉還是太小了,即便北方兩個加起來,一個縣也就只能存放10萬石的糧食。

一個縣十萬石糧食的話,也就只夠應個急的。萬一要遇到什麼事情的話,可就難辦了。”朱由檢說道。

“陛下,莫非是北方各縣又要出現天災了。”戶部尚書略顯疑惑的問道。

“子不語,怪力亂神”雖然民間盛傳陛下是紫微星轉世,甚至還多次出現了神蹟,

但是戶部尚書,好歹經歷過十年寒窗苦讀。是打心底裡是不信鬼神的。

但是陛下是個例外,這裡的例外倒不是,陛下時不時展現神蹟,而是陛下壓根就不信神佛。

不僅如此,陛下雖然花錢大手大腳的,但是在大手筆,從來沒有說胡亂花過的。

陛下下令,北方各縣2年之內修好糧倉,豈不是意味著兩年之後大明北方會出現問題?

“是也不是,四年之後,大明將經歷一場磨鍊北直隸,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將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是河南省,連旱將達7年之久,旱災將在崇禎十三年達到頂峰,旱災前期是北旱南澇,後期將會變成北澇南旱。

如若處置不當,大明畢將勢力打損。”

朱由檢說道。

眼前的幾位都是自己的心腹,接下來,朝廷的變革還需要眾臣鼎力相助,朱由檢思慮再三之後還是選擇說出來,畢竟萬一這些人到時候給自己使絆子,受難的可是天下的老百姓啊。

“陛下,你這是聽誰說的,臣這就去砍了他

盧象升說道。

天災人禍本就由上天決定,凡人豈能輕易知道?要是有徵兆還好,可是現在大明風調雨順,直接說4年之後大明有能持續5年之久的旱災,誰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