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還百姓一個公道2(第2/2頁)
章節報錯
作為一個以火箭速度被提拔的官員,史可法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被陛下打發出去檢視百姓詳情的時候說的那句:“國家生死全在百姓一念之間,百姓生死全在百官一念之間,百官一念全在法紀之間。
如果不能對官員,對皇帝有高要求,並且時刻清理官員中的垃圾,山河沉淪,國破家亡就在明天。”
開始的時候史可法並沒有在意,畢竟但是史可法也才二十出頭,正是一個精神小夥,熟讀聖賢書的他,自以為朝廷官員有聖賢書庇護,除了極個別之外,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是狗官。
但是遊歷了一全之後,他才發現自己曾經的想法是多麼的好笑。
“兩袖清風的官員”,一頓飯的花費,早已超過了他一個月的俸祿。
“官老爺吃你家飯是看的起你,怎麼了還想收錢?”
“本大爺看上你家姑娘是你家的福氣。”
“無中生有,強買強賣!睜著眼說瞎話。”
堂堂知府,居然是某個人販子團伙的幕後黑手。
一路上,隨著史可法閱歷的不斷增加,他對大明的官員越失望,對所謂聖賢書越失望。
他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飽讀聖賢書之人,為何那些當官的早已把禮義廉恥不知道丟到哪裡了?
回京之後,滿懷疑惑的史可法在面見朱由檢的時候,朱由檢又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知道如果一對父子盜墓的話,為什麼盜墓的人,是兒子在下面,父親在上面望風嗎?”
史可法雖然沒幹過盜墓的,但是盜墓界的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他還是清楚的。
盜墓時,如果不是父子去盜墓,那麼當盜墓的人進到古墓裡面後,一旦他得到了價值連城的東西,那麼在外面望風的人很有可能將他殺死滅口,自己獨吞財富。
所以盜墓時最好自己去。
如果兩個人去,那麼一定要讓父親在外面望風,讓兒子進去盜墓,因為父親無論面臨多大的誘惑都不會傷害兒子。
想明白這些之後,史可法頓時茅塞頓開。
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
利益!
人性本私,為了利益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情可沒少發生。
“天下金銀十分,不足2成的皇室,官員,地主豪強,商人,佔據了8成以上。剩下的8成普通百姓只佔據不過區區2成。
即便如此,那些不差錢的2成人,確在無時不刻的希望把普通百姓手裡的2成金銀給搶過來。即便可能會導致山河沉淪,國破家亡,他們也不會停止”
“歷史總寫著,因為末代皇帝昏庸才導致國家滅亡!
沒錯國家滅亡,皇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在朕看來,皇帝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真正亡國的原因,至少8成在於官員。
國家的衰敗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完成的。
貪汙軍餉,貪汙賑災銀,官逼民反,剋扣餉銀,廢除軍隊實力,這些可都是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文官做的。
朝廷要向那些富得流油的人徵收稅,那些文官總會說,朝廷與民爭利。
朝廷沒錢怎麼辦?那些文官會讓朝廷把百姓往死裡壓榨。”
史可法剛剛想明白,朱由檢就管輸給了對方一大堆理論。
隨後史可法便成為了朱由檢堅定的追隨者,朱由檢把他升任為刑部侍郎之後史可法一直在帶人研究和完善大明律。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大明對於大明律最熟悉的人非史可法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