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京營(第2/2頁)
章節報錯
愛兵如子的陛下,再結合幾年前,文官當道的時候,士兵們活的連狗都不如。
如此一對比,那些文官有個屁的可能拉攏軍隊?
即便那些軍官願意,那些士兵也會拼了命的守護陛下。
軍隊打飯的速度很快,不到片刻就排到了孫承宗。
“這位是陛下派來的大人,可以選4個菜,菜錢陛下已經給過了。”那名校尉拿著令牌說道。
軍營裡的伙食是給軍人的,所以陛下後來派人往軍營送了1000枚銀幣。
那些陛下派來巡視的人吃的飯全從這裡扣。
當然了每個吃的人,吃什麼,多少錢,都需要如實記錄以便陛下查閱。
食堂的菜很普通。只有6種,放在不同的大鐵筒裡。
打飯的地方是一張桌子,上面擺滿了已經盛好的菜。
每個大桶旁邊都站著一位口遮白布,忙著打飯的人
拳頭四分之一大小的紅燒蘿蔔塊,碎成渣渣的麻婆豆腐。
綠中帶黃的炒豆芽。黃中帶白的炒白菜。
混成一鍋的雜炒,被切成細絲的黑不溜秋的不知道啥菜的涼拌菜。
不過這些菜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菜湯上飄了一層薄薄的油花。
“這個,這個,那個,那個。”孫承宗隨便選了4樣。
只見打飯計程車兵,直接抽出了一個托盤遞給了孫承宗,孫承宗接過之後,一旁打飯計程車兵麻溜的把孫承宗選擇的菜給放到了托盤上面。
“大人主食在旁邊。”校尉在一旁說道。
“來2個大饅頭。”孫承宗道。
。。。。
“為什麼,你們軍營的菜沒有那種淡淡的苦味?莫不是用的全是精鹽?”
曬鹽法,其實早已存在,但是既得利益者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明裡暗裡的抵制曬鹽法。
朱由檢掌握軍權,清理完建奴之後,直接把鹽鐵收歸官有。
為了減少利潤,同時降低環境汙染。大肆推廣“鹽田法“,使得朝廷的鹽產量大增。食鹽的價格也一降在降。
不過這裡降低是粗鹽,粗鹽因為雜質的問題,更容易受潮。
而且味道略顯苦。並不被達官貴族和富貴人家所接受。
事實上,喜歡的朱由檢對於精鹽的煉製方法早已銘記於心。
粗鹽再溶解過濾蒸發就可以得精鹽。
不過礙於現在生產力的限制,大明精鹽的產量雖然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產量依舊不足以支撐整個大明的百姓使用。
所以精鹽的價格一直不曾降低。
為了避免大量的精鹽衝擊市場,再加上提現自己對士兵的重視,朱由檢把多餘的精鹽發放了軍營。
軍隊隔三差五就會使用精鹽做一頓飯。
軍卒表現優異,也可用作對應的賞賜。
這樣一來,不僅僅能在軍營中獲取榮譽,還能讓家人得到實惠,軍隊訓練就更加賣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