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夕日恥,大明明日恨。

百姓不如狗,千里無人煙。

....

可恨滿朝君,滿嘴狗仁義!

爭權又奪利,徇私又枉法!

軍事屁不懂,非得爭主帥。

今日丟瀋陽,明日丟遼陽。

...

今葬5千兵,明覆2萬卒。

丟成又失地,還要強加封。

可笑!可笑!可笑!

可恨!可恨!可恨!

此賊不除,大明何日能安?

....。”

“傳令下去,東林黨以叛國罪論處,不過今日中原地區受災,進行大赦,所有東林逆賊,查抄家產。全家流放。”

移民一時爽,錢包火葬場。

為了保證百姓移民順利進行,大明所進行的移民都是半強制的。

為了避免中途百姓逃亡。

所有的百姓錢財,由官府暫為代理,等到了地方,官府在把東西給對方。

移民過程中全都是朝廷出錢。而且朝廷除了給他們送土地之外,免了他們3年稅收之外,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自己有煤山,掛機的東西足夠多,朝廷早都破產了。

東林黨的本質則是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主義政治集團。

說的直白點,就是有錢。

更主要是,他們對地方的影響力太大了,某些地方,比朝廷的影響力都要大。

這一點是朱由檢絕對不能忍的。

再加上東林黨雖然沒有被朱由檢啟用,但是他們藉助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時不時給朱由檢添堵,早都被朱由檢列入了必清的名單。

而且東林黨確實該殺,建奴之所以能崛起,東林黨的幫助不可謂不大。

熊廷弼剛剛穩定遼東局勢,東林黨就出來搗亂,先有袁應泰連丟瀋陽,遼陽,等70多個城池,後有王化貞丟了遼西。

說他們是漢奸一點都不為過。

“陛下東林黨勢力錯綜複雜,而且他們在民間的名聲相當的不錯,如果貿然動手的話,我怕會引起江南地區的震動。”王承恩勸諫道。

“命令大明地區所有的報紙,把遼東戰況和東林黨的所作所為報道出來。我就不信東林黨的這顆大明毒瘤有多難清除。”

朱由檢不屑的說的。

朱由檢剛剛穿越之前,還覺得,東林黨可能是被建奴給黑了。

但是看到廣寧之戰之後,東林黨早已列入了朱由檢的必殺名單。

不思家國事,只為利益爭。這樣的東林黨,能混到朝廷第一大黨,明朝不滅才怪。

之前是因為大明的事情太多,再加上大明這些年天災人禍不斷,為了避免出亂子,朱由檢把他們放到了一邊。

朱由檢懶得理他們,但是那些東林黨非得出來作死,那就怪不得朱由檢了。

“陛下,掌握在我們手中的報紙雖然比較多,發行量也不少,但是,很多人對大明報根本不相信,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