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普通百姓的願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孩,朝廷不是已經開始建立學校了嗎。你怎麼不去上學呢?”這名身穿絲綢的男子笑著說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超越一己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闢人性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幸福,是人的嚮往和追求!
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
要讓短暫的生命發光,有尊嚴有意義地度過一生,必須接受教育。
大明現在的手工業已經到達了鼎盛,無數能工巧匠為了出人頭地,在努力的改進生產工藝。
未來十年,在朝廷的引導下,大明必定會爆發工業革命。
到那時,工廠也會崛起,無數的百姓,可以進入工廠貼補家用,大明也將迎來一個新的頂峰。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透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幹,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
對百姓而言,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避免被人坑。
對國家而言,則可以徹底打破人才壟斷,讓國家走的更遠。
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敗至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
從登基以來朱由檢就頂著壓力,四處開辦學堂,作為大明的政治中心北京。公立的學堂有不下十家。
去年朝廷更是頒佈了政策,16歲以下兒童,可以免費在公立學堂學習1年。
朱由檢也多次命人私下傳播,讀書的好處。
這對那些窮人來說,絕對算的上一個可能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朱由檢看來,只要百姓不是腦袋抽筋了,肯定會選擇讓孩子讀書的啊。
但是現在看著人群中撒歡的報童,朱由檢不禁為大明的未來捏了一把汗。
“這位公子見笑了,我也想要讀書,但是家裡窮啊,朝廷的好意我們當然清楚。
朝廷確實免除了我們1年的學習費用,但是。讀書寫字,是需要文房四寶的啊!
一套文房四寶下來,那可是5錢銀子,紙張什麼的一個月不得1錢銀子.就我家這情況,根本上不起。”說著報童無奈的撅了噘嘴。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幾千年來在儒家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讀書人的身份就是高。
但是書不是你想讀就能讀的啊。
讀書那可是要錢的啊。
書要錢!
筆要錢!
墨要錢!
硯要錢!
紙更是一個不斷的支出。
在他看來對面的錦衣男子只不過是一個不識人間苦難的富家公子罷了。